美国英福特将上海建中国最大太阳能基地

2006年02月28 15:39:00 来源:制冷快报

目前,国内太阳能产业急速升温,外资巨头如日本京瓷、夏普、壳牌、BP等厂商纷纷有所动作。

国家力推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之下,外资纷纷涌入国内太阳能市场,但目前国内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却大部分被用于出口。

“今年8月,我们位于上海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将正式投产,预计一期产能20兆瓦,二期产能60兆瓦,产品将全部出口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6年2月23日,美国英福特公司总裁雷永向记者透露。

今年1月12日,加州州长施瓦辛格通过加州公共建设委员会,批准了全美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太阳能使用计划,即在今后十一年内,加州州政府将提供3.2亿美金来支持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英福特即是该计划的主要推动及参与企业之一。

英福特副总裁钟萧阳回忆说,“加州政府向我们承诺,包揽公司所有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订单。考虑到人力成本、地价等因素,我们选择了在上海建立生产基地,我们的上海基地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为何在中国生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将全部出口到加州?

雷永表示:“根据加州太阳能使用计划,未来15年内,加州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产能将由2005年的100兆瓦增加到3000兆瓦,至少要增加30倍。这意味着即使在上海再建6个厂,产能都将供不应求。”

目前,国内太阳能产业急速升温,外资巨头如日本京瓷、夏普、壳牌、BP等厂商纷纷有所动作。例如日本京瓷此前已投入巨资在天津建立了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不过,目前国内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仍是以出口为主。国内对太阳能电池购买力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成本,特别是原材料———硅的成本高企所致。

雷永告诉记者,“国际上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成本约为每瓦4.5美元,其中硅片的成本就涨到了每瓦4.8美元。”

据悉,目前国内能够提供硅片原材料的厂家寥寥无几。

业内人士透露,大陆新首富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正大举收购上游的硅原料资源,包括宁夏石嘴山、河南洛阳、四川乐山等,硅资源空前吃香。目前,尚德60%以上的产品都用于出口,订单已经排到了2007年。

雷永称,“其实中国原始硅矿非常丰富,但大部分都出口到国外,人家加工后再高价进口到中国,自然就抬高了价格。”

数据表明,多晶硅片在太阳能电池中占成本的70%,我国企业把纯度为98%的工业硅以1美元/公斤的价格出口,国外企业把其提纯到99.9999%后,再以80至100美元/公斤的价格卖给中国,价格升了至少80到100倍。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