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调业转型无可避免
空调行业有着自己独特的年度周期,2008年8月,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空调企业来讲,意味着2009冷冻年度正式启动;而这个看似平常的冷冻年度相比过往,却有着不同的意义。昨日,有资深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备受关注的空调业能效新标准已经确定,入门等级将从原来的5级(能效比2.6)直接提高到2级(能效比3.2),该标准将在明年3月左右实施。由新标准推动的行业转型将在新的冷冻年度悄然开始。
企业博弈
目前仍在推行的空调能效标准始于2003年,共为5个等级,2级以上为节能空调,5级最耗能,是准入标准。这一强制性规定出台后,对国内空调企业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经过近5年的激烈竞争,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品牌由当初的400个缩减至不足100个,在一线城市更只有20余个,众多山寨空调企业被洗牌出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也有力地增强了中国空调企业的内外竞争力,目前国产空调已占全球空调产能的六成。
上述能效标准刚刚推行,国家发改委又于2004年牵头制定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标准,并计划到2009年,将中国市场的空调(≤4500W)能耗限定值由2.6提升至3.2。不过,当时推出的这一标准并非强制要求,企业并未过分紧张。
随着国内空调市场的高速增长,过去四年空调用电整整增加了一倍,高居家庭电耗的榜首。这一状况直接促动了相关部门提高能效标准的决心,从去年开始,国家发改委让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始了对上述等级标准的修订工作。空调企业之间的立场分歧此刻毕现:作为长期主推变频空调的海信、松下等企业提出要兑现2004年的超前能效标准要求,直接从5级升级到2级,甚至部分日本企业提出直接升级到1级的建议;国内主流空调企业格力、美的、志高等则坚持,应该从5级提升到3级,一方面不会因成本提升导致空调价格大幅度上涨,另一方面跃级幅度不至于太大,有利于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平稳过渡。
变频生机
在业内,主张修订为3级准入的国内企业被称为“定频阵营”,而力推更高准入门槛的企业被称为“变频阵营”。
行业人士分析指出,海信及大金等企业坚持走更高标准,皆因其空调主打产品以变频为主。从1996年开始,海信成为国内变频空调的主推厂商,但海信空调一直无法进入主流品牌。有数据显示,在国内企业定频空调动辄千万台的销量中,变频空调却一直没能跨越150万台的台阶。
有空调企业技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目前行业发展水平,国内定频空调能效比水平基本上在3.2和3.4左右,再往上做只能生产变频了。因此,新标准必然促使大量国内生产企业向变频转型。今年5月后,格力、美的主动加入了变频联盟,而此前它们变频空调销售都不到5%。随着这些主流厂商的加入,变频空调迎来跨越发展几成定局。
不过,能效标准的大幅提升带来的冲击显然不止于此。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变频空调和2级以上的定频空调,1匹机的价格往往在3500元以上,这比普通4、5级空调要高出50%-70%。即使生产企业增加,规模化生产带来一定的价格降低,也绝非破解这道难题的关键所在。
到今年8月,国内空调企业还有1500万台的库存,且基本上都是2级以下能效比的产品。正是考虑到如此大的波及面,据悉,这次新的标准出台同时也给企业清理库存准备了半年的过渡期,并且国家发改委也正酝酿给高效空调每台300元-1000元的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