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的优与劣

2007年03月14 00:00:00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持股的激励力量主要来自收入上的提高,当家做主的自豪感也同样重要

员工持股是国际趋势

让员工持股究竟对公司业绩有无促进,这个看上去仅靠直觉就能肯定回答的问题在历史上却争论良久。现在看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人都有老板梦,都想为自己干活而不只是替别人卖命,让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相当于把受剥削、受压迫的员工变成了当家作主的老板,肯定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而满怀热情的员工理所当然是公司更高效率的第一保证。

岁末,一位刚从传统媒体跳槽到互联网公司的IT新贵说,判断一个人未来的生活质量,仅根据他(她)是否服务于股份制上市公司便能得出结论。话有夸张,但员工持股、期权等现代激励机制却的确是这些公司的普遍经验。这话放到两年前则更加证据确凿,其时百度海外上市,前台小姐成为百万富翁。海外投资机构预计,百度200多位新晋百万富翁一夜致富的故事,将激励“员工持股”成为中国公司、特别是中国新兴公司的分配机制新时尚,重走美国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员工激励路径。

员工持股计划在美国的创造和有规模的发展只是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的事,但美国雇员所有制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美国员工所有制之父,阿尔伯特。加勒廷主张民主不应该仅限在政治领域,而应当扩展到经济生活中。1916年,Sears Roebuck公司就曾决定用公司的股票来资助雇员的退休金计划。上世纪20年代,美国曾掀起一次雇员所有制的运动,被称为“新资本主义”,公司鼓励雇员用自己的积蓄或奖金购买本公司的股票,一方面为公司提供新的资本来源,另一方面激励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到1930年,美国当时约有2.5%的员工购买了10亿美元的公司股票,相当于美国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在80年代初期所拥有的股票额。

按照律师及投资银行家路易斯。凯尔索(被称为“员工持股计划之父”)的观点,生产要素只有两种:资本与劳动。当社会变得越发工业化时,资本要素对生产的贡献要大于劳动,而资本主义主流企业制度的主要问题是,尽管所有的工人拥有他们的劳动,但拥有资本,并能够取得资本收入的却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工人在总体上仅能从劳动中获得收入。资本主义制度虽然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率奇迹,但它却不能创造出经济公平,它导致富人更富,国家财富趋于过度集中。——凯尔索的论点是有足够证据的:在当时的美国,50%以上的公司证券被1%的人口所拥有,90%的公司资产由10%的人口所有——极少数人掌握着社会的绝大部分财富。

凯尔索惠及美国企业的思想主要是,雇员的报酬制度应分为工资制度和分享制度。工资是与厂商经营甚至厂商所做或能做的一切无关的报酬;分享则是“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譬如厂商的收入或利润)相联系”。

目前,美国政府已经颁布了25个联邦法令鼓励员工持股,有一半以上的州为了鼓励员工持股进行了立法。全美实施员工持股的企业由1974年的30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15000多家,包括90%以上的上市公司和排名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持股员工已达2000多万,占美国劳工数的8%,资产总值超过3000亿美元。

员工持股也已是国际趋势。上世纪90年代末,英国约有1750家公司、200万员工参加了政府批准的员工持股计划。法国工业部门企业员工持股率超过50%,金融业中有的企业已达90%以上。德国把实施员工持股作为吸引员工参与管理、挽留人才、促进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日本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实行了员工持股。就是在新加坡、泰国、西班牙等发展中国家,员工持股也十分流行。

员工持股的优与劣

乐观的数字说,实行员工持股的企业与未实行员工持股的同类企业相比,劳动生产率高出30%左右,利润大约高出50%,员工收入高出25-60%。但也有悲观的怀疑者。他们回应说,员工持股已在美国尝试多次,结果实际上不尽如人意:纵观当今美国企业界,没有几家大公司的员工持有比例较大的股份,同时,也没有足够确凿的统计数据证明,绝大多数全员持股公司的业绩超过了同类公司。“经历了数十年达尔文式优胜劣汰的竞争,劳资严格区别开来的‘公众持股’而非‘全员持股’已经确立了主导地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这一点确实无可辩驳。

一些经济学者并不感到意外,他们列举出员工持股方案不会奏效的诸多原因。举例而言,既然每一位持股员工都能够分享到公司成功带来的利益,他们便容易产生“搭便车”的念头,把工作交给他人去做吧,反正都有我一份。新员工怎么办呢,如果新员工在被聘用时就获得股票,老员工在企业中的股份就会被逐渐稀释,而如果将新员工排斥在持股计划之外,则又会出现两级体制。凡此种种。当然,他们也相信,总有改良版的员工持股计划解决这些问题。

从目前中国的现实看,“员工持股”更像是所有者们——无论国企还是民企——画的一块馅饼。以员工持股的先行者“华为”为例——“员工持股”曾给华为带来了迅猛发展——任正非曾对追随者说:只要我们的领地做大,会有你们各自的份额的。这正是华为最初推行全员持股的原动力。然而,当攻陷下来的阵地越来越大时,士兵们隐约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许诺中的嘉许。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疑惑和躁动。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