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两大能效标准撬动变频市场
市场尚处预热期
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的苏宁电器,并没有太多的变频空调贴上能效标签,许多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还没有接到必须贴上标签的硬性规定,据悉现有的未贴标变频空调还有一段库存的处理期。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成建宏对此表示:“2009年变频空调肯定都要贴上能效标识,所依据的标准正是9月1日实施的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标准将变频空调的能效水平分成5个等级,入门门槛为5级3.0,最高1级5.2,并要求生产厂家将产品的额定能效等级、制冷季节能耗效率和制冷季节耗电量在能效标识中标注。
据了解,我国从1997年前后引入变频空调后,十多年发展一直没有太大进步。目前变频空调市场份额并不大,根据今年1~6月变频空调在我国市场的零售量累计仅占空调总销售量的7.4%。
空调整机厂家普遍认为,变频空调销售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消费者使用空调的习惯不利于变频空调的优势发挥。变频空调节能前提是需要长时间使用(至少使用3小时),很显然中国消费者大部分不能达到这样长的使用时间。
而另一方面从国家标准来说,变频空调一直没有正式的“身份”,这也使其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同时,价格也成为了影响其销售的重要原因,同类产品变频比定速高出500~1500元。
“明年定速空调能效升级后,能效限值将由2.6提升到3.2,即从现在的5级跳到2级,升级过后,每台定速空调至少需要增加400元的成本,而定速空调二级产品与变频空调五级产品价格均在3000元左右。”格力电器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有林分析道,失去了价格优势,定速空调的消费群体必然会有所转移。
“在成本增加的同时,定速空调还面临着如何提高空调的舒适性等技术问题,在舒适性程度上,变频空调的优势则更加明显,毕竟后者一直都是走中高端路线,所以,一旦彼此的价格差距缩小,变频空调对定速空调的替代效应就会显现,预计明年市场销售将会有飞速上涨。”张有林说。
企业力推变频空调产品
采访中,变频空调生产企业普遍把2009年看做变频空调市场的兴起之年。随着两大标准纷纷出台,国内企业除了一直推广变频空调的海信科龙以外,美的、格力、海尔都加大了对变频空调的推广。而据记者了解,对于掌握着变频核心技术的日系企业,三菱重工、大金及松下,更是希望能再加大标准的入门级别,增强其竞争优势。
海立压缩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术研究人员表示,目前中国包括变频压缩机的生产、控制系统中的主控芯片和功能模块等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日本企业,“并不是谁都可以转向变频空调的生产。”而定速空调的整条产业链都已实现国产化。随着变频市场的兴起,目前许多国内空调企业采取了与外企合作的方式来曲线救国。成建宏认为,增强自身的研发实力才是为中国空调企业占据变频市场的最终解决方法。
美的新闻发言人张治国则表示,新的能效标准实施,会加速空调产品的结构升级,但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还是好的产品而非单一技术标准。产品是一个包含能效、空气质量调节功能、噪音、外观、价格等要素的综合体,因此研制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新能效时代企业成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