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如何认识和应对当前的经济环境
进入2008年9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愈演愈烈,美国一个个投资银行的倒下不说,其掀起的金融海啸使得全球股市连连大跌,就连冰岛可能面临“国家破产”。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其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作为全球空调生产的基地,目前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市场在国外,受金融海啸的冲击不能说不大。出口需求减少是不言而喻,国内市场也受影响显得疲软不振。对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对国内空调行业的影响,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想方设法做好应对的准备,以保证国内空调产业能够顺利度过严冬,再次迎来行业的春天。
正确认识金融风暴的影响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全球经济已经步入衰退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国由于具有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高速增长的实体经济、长期积累的巨大外汇储备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总体上受到的冲击相对比较小。
虽说,中国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比较小,但这仅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空调行业作为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产业,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下跌、金融危机四处暴发的情况下,造成全球市场需求萎缩,对其的影响是严重而且深远的。
一是出口需求的将大幅度回落。世界各国的投资信心和消费信心,因为金融风暴的冲击正在遭受严重打击,对空调这样的消费品的消费必然会受到制约。据“《空调销售》2008冷冻年度中国空调市场年鉴”数据显示,从2005年度起,国内空调行业首次出现出口量超过国内销售量。2008年度空调出口量达到3700多万台,占比达到58%。而且出口区域占比重最大的美国、欧盟也正是金融风暴受灾最重的地区。从今年秋季广交会的情况看,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不仅到会参展的客户减少,签约相比往年更是显得惨淡。可见2009年出口下滑已经是难以逆转。
二是国内楼市低迷使内需减少。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国际游资纷纷撤出包括中国内的发展中国家,使得国内楼市从上半年以来就一蹶不振,进入10月份以来不仅价格开始滑落,成交量也进一步萎缩。楼市是一二级市场的主要支撑之一,楼市不振必然会影响到空调的消费。另外由于股市的长时期下跌,城市居民的财富大幅度缩水,居民即就是有房产也不愿意进行空调这样的非必需品消费。不可否认,2009年国内空调的市场萎缩的迹象十分明显。
不论是出口减少还是内需疲软,对空调行业的打击都是不能小觑的。因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内已经成为全球空调的制造基地,全球80%以上的空调产能集中在中国,国内至少已经有超过6家企业的产能超过1千万台,格力、美的的产能甚至已经超过1500万台。全球乃至国内的需求减少,必然会使国内空调企业的产能不能够完全释放。这样不仅使得空调企业的制造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同时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使得本就是以价格战著称国内空调行业的非理性竞争更为猖獗,这对空调行业的良性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负面作用。对此国内空调企业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准备。
苦练内功增强御寒的能力
面对如此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空调行业受到的压力是毋庸置疑的。如上述所说,不仅制造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市场竞争加剧,而且融资困难会使得空调企业雪上加霜。空调行业似乎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因此,不论是行业的上游配套企业、整机制造企业还是下游流通企业,都要做好抗击“严寒”的准备。
首先,改变企业管理方式,激发内部活力。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每一个企业都是一种生存的压力。而国内企业过去基本都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这种管理在行业景气的情况下,尚可以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而在现在的环境下粗放式的管理就显得捉襟见肘,不能够支撑企业应对复杂的局面。因此,企业管理要精细化,通过加强管理,一方面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以减轻企业现金流的压力;另一方面广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以提高企业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
企业内部活力激发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其次,潜心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越是在外部竞争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越能够显现出技术、产品这一核心竞争力。虽然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的消费市场,但是由于空调已经被人们视为日用消费品,所以整体下滑幅度应该相对比较有限。因而,我们现在要利用市场低迷的时候,在技术产品创新上下工夫,不仅要制造出质量更好、品质更优、价格合理的高性价比产品,还要通过技术创新达到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新技术、新产品赢得全球客户的的青睐。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