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牵头“龙头”企业共划发展蓝图
宏观经济环境的压力丝毫没有打乱佛山家电与电子信息产业的阵脚,昨日,在市委市政府举行的行业座谈会上,格兰仕、美的、海信科龙、志高等行业龙头均表现出“积极应对挑战,把挑战当作机遇”的决心与信心。
企业要练好内功解决困难
家电与电子信息产业是佛山当前产值最大的产业,虽然同样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但并没伤及筋骨。以志高空调为例,上半年销量就逆势增长了30%,出口增长了50%。
格兰仕集团执行总裁梁昭贤认为,宏观压力是大家都要共同面对的,但由于佛山家电与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好,承受能力显然更强,挑战虽然客观存在,若以一种积极心态去面对,则未免不是发展的良好机遇。
“佛山企业一贯有内敛务实的优点,再多的困难,也都主要靠自己去解决。”梁昭贤说,既然成本上涨,企业就更要练好内功,控制成本,提升创新与销售能力,做到“在干毛巾中也能拧出水”,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与困难。
政府要给企业创新更多支持
“家电行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下来,技术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但技术创新需要很大投入,希望政府在这方面能给企业更多的激励与支持。”海信科龙电器有限公司总裁王士磊呼吁。
王士磊认为,目前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世界级的白色家电之都,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显然与这种大的思路非常吻合,政府可以考虑对企业的技改投入给予支持,学习西方国家对这方面的投入给予银行贷款贴息等。
盛路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再荣指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都离不开人才,但佛山这方面的人才相当缺乏,企业往往要到西安、成都去招人,政府能否与地方高校协商,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开设相关专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本土人才,同时也强化教育科研单位与地方经济的联系。
政府应鼓励多用本地产品
市场增长乏力甚至下降,这是不少企业在当前环境下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顺德机电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兆恒认为,相对于本地家电生产企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本地的家电流通业并没有同步发展,而一个真正的世界级产业基地没有流通业的支撑是不健康的,希望政府在这方面也要注意引导和扶持,争取在本地培育出家电行业的“百安居”、“宜家”这样的品牌。
志高、美的、海信科龙等企业则建议,在不违背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原则的前提条件下,政府还可以给本地产品更多的关心与支持,鼓励政府部门在政府工程中多用本地产品。
“现在政府的各种行为可以打到98分了,但这方面确实还需要加强。”志高空调股份公司董事长李兴浩说,政府行为能起到一个很好的风向标作用,政府采购的量虽然不大,但关系到企业形象问题,也关系到企业的信心问题,因此,政府至少要在投标之前,给本地的龙头企业一个知会,让更多的本土产品能够通过公平竞争,中标政府采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