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目以待:2006空调江湖血腥的领袖之争

2006年03月10 16:07:00 来源:制冷快报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空调行业来说,狄更斯的这句名言无疑是最好的写照。尽管经过近年来的行业洗牌,空调市场的格局已基本成形。但要想生存就必须强大,向行业第一集团进军,已成为众多在第二集团作战的品牌在2006年共同的目标。2006年,空调行业必然会有一场血腥的领袖之争。

第二集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处于第二集团阵营的空调品牌都发出了要在2006年冲击行业前三强的口号。

■ 长虹:厚积薄发

2005年,长虹空调销量158万台,从17名一跃进入前7名,成为行业增幅最大的品牌。在重庆市场,长虹更是以7万套的销量,迅速攀升至前四强。2006年刚开始,长虹空调便锁定了全国前四、重庆前三的目标,并号称到2007年,产销量将超过500万套,争取进入行业前三甲。

■ 海信:霸气渐显

在2005年以前,海信并不足以对第一集团军构成威胁,但在完成对科龙的收编后,其称霸“白电”领域之心已昭然若揭。随着科龙的“进门”,海信空调产能跃升至800万台左右,直逼行业第一集团军。而且海信在变频领域具有绝对的话语权,随着变频空调的普及,海信极有可能成为空调市场新的霸主。

■ 格兰仕:异军突起

2005年,格兰仕以外销155.7万台一举夺得“出口冠军”,而且内销也取得了100%的增长。从外销入手,打开内销市场,格兰仕静悄悄地在空调领域复制着其“微波炉模式”。2006年,格兰仕将依托其“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基地”,蓄势在本土、海外两个市场同时发力。

■ 志高:行业新贵

志高也是对第三名的位置觊觎已久。从2003年开始,志高将战略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迅速成为空调行业的新贵。在2004年完成品牌积累后,志高开始从价格战向品质战进发。2006年伊始,志高外销规模增长50%,高调进军中央空调领域,全面逼近第一集团军,实力不可小觑。

■ 春兰:再战江湖

春兰不当老大已有很多年。从1994年开始,春兰开始走多元化道路。从空调到汽车,春兰在开拓汽车市场的同时,也将空调市场拱手让给了他人。2006年,再战江湖的春兰将进一步加强与渠道商的合作,重点开发二、三级市场,重回第一集团。

此外,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来自于合资品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定位高端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也在逐年上升,三星、LG、松下等品牌也影响着中国空调市场的走向。

第一集团:乱云飞渡仍从容

面对第二集团的集体挑战,第一集团却表现出了大敌当前,我自岿然不动的态势。在他们看来,与对手竞争不如与自己竞争,要保住行业领袖的地位,靠的并非“守”,而是“攻”。

■ 海尔:品质制胜

近年来,海尔空调一直稳居一线品牌位置。作为世界100个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良好的品牌效应为海尔在空调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星级服务”也是海尔抢占市场的一大杀手锏。海尔空调以其品质及良好的服务口碑在强手如云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优势地位。2006年,海尔将继续坚持其“价值战”战略,以健康、时尚的产品冲击市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 格力:领跑世界

从1996年开始登上行业冠军的宝座以来,格力在空调行业的头把交椅上已坐了10年。2005年,格力完成产销量1000万套,向世界空调冠军发起了有力的冲刺。“格力的目标已不局限于国内,而是全球市场。”诚如董明珠所言,格力要努力的方向已不在规模、不在技术、也不在产销量,而在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资金实力、提高国际市场区域占有率。

■ 美的:以攻代守

2005年,美的完成了在华南(顺德)、华东(芜湖)、华中(武汉)的区域布局,并成功与全球制冷巨头东芝—开利合资,离自己“世界空调前三强”这一目标更迈近了一步。2006年,美的率先发布其“蓝海战略”,以剑指高端的策略,攫取新的利润空间。“今年的目标是1100万台,内外销都突破500万套。”在美的看来,进攻便是最好的防守。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