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价格生死之战
老话说得好,年年难过年年过,空调价格有升有降,但是降多升少。根据本刊记者的现场采访,空调价格已经成为反映空调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一张晴雨表。所有的空调厂家在参与市场竞争时,虽然手段有所不同、形式区别较大、玩法不断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空调价格已经成为贯彻整个市场竞争的一条主线。
面对层出不穷的空调价格战,厂家、商家、消费者有说好,也有说坏,更有沉默不语者。种种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空调价格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种种利好的同时,也极大地伤害了整个空调业的发展。
上策:空调价格是竞争策略
将空调价格称为市场竞争的一种策略,是因为使用这种手段的厂家都能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空调价格的两面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有节奏地来控制空调价格、数量,从而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之利大于弊。
一些中、小空调厂家,包括一些行业新进者,往往会采取空调价格手段,特别是通过一些让消费者难以相信的特价,或者比市场同类产品低很多的空调价格,实现厂家在一定阶段内的目标和策略。此时,空调价格成了中、小厂家和行业新进者迅速打开市场竞争局面的一块敲门砖。通过这种手段,可以迅速地提高厂家或者品牌的知名度,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推动作用。像奥克斯、志高等厂家,正是通过这类手段和方式的灵活运用,在短时间内便占领了一定的市场。
同时,一些行业领导者和具有较大优势者,在一定阶段内通过空调价格手段的实施,可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的优势,起到淘汰弱者、净化市场竞争秩序的目的。对于这种手段,许多行业领导者都异常慎重,只是作为一种杀手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使用的。因为,客观来看,空调价格手段的使用将对品牌造成极大的杀伤力,最可能伤害到品牌美誉度,这其中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
在每年空调冷冻年度启动伊始,格力、美的两大品牌在广州地区为了强势拉动市场消费,一次性将1P机的空调价格从1400元降到了1000多元,给整个空调市场,特别是众多螺丝刀工厂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也对自己的品牌美誉度造成影响。
显然,此时空调价格手段的运用对于企业而言是赔本赚吆喝,但这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市场竞争策略。应当说,空调价格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理性地加以运用,并认真分析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得失与平衡关系,将在一定阶段内助企业一臂之力。
中策:空调价格是促销手段
当然,作为被厂商普遍使用的空调价格游戏,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已经被包裹上了一层外衣,成为促销手段。
购机赠礼是空调促销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也是空调价格的最直接体现。往往是买了一台空调,小到送打的车票、热水壶、枕心,大到送洗衣机、DVD、彩电等等,五花八门的礼品没有厂家送不成的,只有消费者想不到的。形式多样的礼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带动了空调市场的繁荣。去年,一位广州的朋友在国美天河店买了一台空调,竟然拿到了6种促销品,满载而归,高兴之余也对品牌有了好感。
返电费、送现金、打折等手段是最直接体现空调价格的,也最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卖场里铺天盖地的海报、宣传单页上,都会写满了返现金200元、送500度的电费、全系列产品8.8折。这种形式的最大好处是,既让消费者感觉产品降价,又维护了企业整体的市场空调价格体系的稳定性,毕竟厂商都不愿意提降价。
但在这种操作过程中,也暗藏着许多猫腻。一些礼品名不副实,空调价格虚高,其标出的空调价格与实际的价值相差甚远;而一些打折、送电费的手段也容易被厂商做手脚,在空调价格上明降暗涨。
不过,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许多空调厂家既博得了消费者的欢心,拉动了市场销售,又稳定了市场空调价格体系。
下策:空调价格是淘金工具
不可否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然不乏一些投机者,他们往往抱着谋取暴利的目的,充分利用消费者的低价心理,通过一些很低的空调价格来博取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同。
但是,这时的空调价格已经不能称之为手段和策略,而成为商人谋取暴利的手段,他们打着低价的幌子,干着生产劣质低价空调的勾当,同时对于商家也许诺丰厚的利润回报。
市场上那些888元、666元之类的低价机,很大一部分都是劣质产品,这些大多是被厂家改头换面,进行了缩水处理,从最基本的外壳、钣金件、电源线、电容,到空调的关键部件,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全部都进行过更改。一个电容,好与坏的差价就在几十元,一台压缩机的差价更是在百元以上。
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自然转到了空调价格的身上,“都是低价惹的祸”,无论你如何解释,消费者、厂商都在此时将矛头直击空调价格。
空调价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扮演着一个尴尬的角色。有的企业在合理地应用空调价格这把杠杆,起到了调节市场供求、完成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而有的企业却将其作为一种单纯的生财工具,为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增添了荆棘,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厂家在将空调价格作为攻城略地的重要手段之际,切不可走向极端,将其作为市场竞争的唯一手段。毕竟市场变化过快、推动因素也更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以“唯空调价格论”来实现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