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央空调行业未来5-10年的发展趋势
1. 技术方面——制冷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取得高速发展
1.1 相关专业的突破性进展带来制冷技术的重大变革
随着电机、润滑、化工、材料等学科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制冷技术也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压机效率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效比随之增加。变频技术的应用,高效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结合先进的控制技术,极大降低了空调产品启动时强电流的冲击;先进的软件设计,总体内部流量的精确控制与自动优化,使整个系统中压缩机、换热器以及电子控制元器件等达到最为准确合理的配置和运作,产品节能性将出现明显的进步。模糊控制FLC技术在中央空调中也将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控制目标方面从早期的温度控制发展到以PMV作为控制基准;在控制策略方面,从基于查询表方法的简单模糊控制发展到与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相结合的智能模糊控制。耐腐蚀、耐高温、传热效率高、传热面积大、加工工艺性好的高效亲水铝箔与高效传热铜管及材料的研究与运用也将对中央空调产品的使用性能产生较大的推进作用。由于中央空调广泛采用的CFC与HCFC类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和大气温室效应的产生有消极作用,应使得绿色制冷剂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今后几年世界空调制冷行业的热点问题。ODP值为0,GWP值低,热工性能好,具有节能效果且充注量少的环保型制冷剂将是空调行业制冷工质替代物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1.2 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了空调产品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资源开始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发展,使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而电子商务作为信息经济的核心,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据统计,1998年发达国家30%的生产经营活动部分或全部经由电子商务实现,预计到2003年,这一比重将上升到98%,到2005年,世界人口的1/5将融入到信息经济中。面对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中央空调行业也应遵循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即“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的中央空调产品将具备完善的通讯联网功能,使用者可以从远程计算机来进行操作和控制,并可通过网络获得制造商的技术服务。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实现空调设计单位内部、设计单位与施工工地以及空调生产厂家与客户之间的网上互联,极大提高了产品运行的可靠性和服务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2 产品方面——主流产品稳中求新,产品性能与结构得到改进与调整
据统计,1999年中国境内各类中央空调机组的市场总规模为27358台,其中,离心式冷水机组583台,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2613台,风冷冷热水机组8530台,活塞式冷水机组4315台,螺杆式冷水机组2706台。与1998年同期相比,风冷冷热水机组增长48.3%,螺杆式冷水机组增长18.3%,离心式冷水机组增长7.4%。从中央空调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加以分析,中央空调主流产品还处于整个周期的成熟期阶段,因此,在未来5-10所,主流产品不会有大的改变,仅从产品性能、产品结构等方面得到部分改进和调整。
2.1 为改进现有产品性能而推出的改型产品
随着信息技术、制冷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在中央空调行业的普及和推广,产品性能也将得到有利的提高与改进。产品的外观设计、部件特点将更加贴近于消费者;集中管理,网络控制、网上信息追踪、模块组合、人体遥控、体感调温等功能将成为中央空调产品性能改进的主要方向;模糊空调、低噪声空调、节能空调等简洁、方便的改型产品将使中央空调的发展进入充满信息、充满情趣、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时代。
2.2 为提高合适性和健康指标而进行的换代产品
近年来,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健康保护的意识大大增强,健康技术的研究和采用成为中央空调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这一趋势在末端设备的更新换代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多层过滤、负离子发生技术、触媒技术以及变频技术的运用使舒适性和健康性都得到增强的换代产品成为可能。目前我国空调系统末端装置普遍选用的风机盘管及其粗略的控制模式也将被VAV(Variable Air Volumle)系统所代替。究其原因,较前者而言,VAV系统提供了工商业建筑所需的更多新风以及更宁静、更准确的温度控制功;透过主风道之风压监察及控制,VAV系统还可以实现智能建筑所必备的能源监察、管理和节能,其结构形式也可避免漏水和水管维护的烦恼,必将满足和适应用户对健康舒适空调的需要。
2.3 为满足新风的市场需求而研制的全新产品
中央空调产品的市场需求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特别是随着我国房地产业和住房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新型中央空调产品进入市场。蓄冰空调机组、水源热泵机组、地源热泵机组都将拥有特定的目标顾客群体,将在未来5-10年得到一定的推广和发展。
2.4 为适应能源结构及使用条件改变而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
能源政策的变化对中央空调行业的产品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使用能源的不同,中央空调产品分为电力空调和吸收式空调,不同国家因其能源结构的不同,中央空调的产品结构也有所不同。据统计,1999年全球中央空调产品中有80.4%以电力为能源,19.6%使用其他能源。我国空调用电负荷占力电力总负荷的20%以上。自1997年开始,由于电力增长,众多新建电厂继续投入使用以及国企减产限产等因素造成工业用电锐减,电力的供求开始平衡,在1999年出现富余。1999年我国全年发电量为123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4%;全年装机总容量达2.6523亿千瓦。据国家权威人士推断,目前全国电力富余容量约有10%,而且仍有7500万千瓦的在建规模。基于上述变化,将来使用电力能源的中央空调产品比重将有所上千。
3 市场需求方面——需求总量高速增长,需求范围与需求层次合理扩大
近十年是我国制冷空调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制冷空调工业产值平均年增长率20%,个别年份和某些产品甚至达到30%。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一个新兴的行业,随着建筑业、工商设施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中央空调产品的需求日益加大,需求范围和需求层次也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3.1 中央空调产品需求总量高速增长
我国中央空调行业近十年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房地产业的巨大发展。199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1998年同期增长7%,在所有增长中房地产投资的同比增长幅度最大,平均增幅约18%,远远大于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以1998年为例,我国全年竣工面积达17.09亿平方米,其中,城镇住宅约为4.77亿平方米,公共建筑为4.33亿平方米。房地产投资规模的上升,特别是办公用房和商业用房规模的上升,必将导致中央空调产品需求总量的高速增长。由此预测,若年增长率保持12%左右,在2005年我国中央空调市场需求总量将达200亿元人民币,2010年达350-400亿元人民币。
3.2 需求的地域范围合理扩大
中央空调行业的市场需求地域特征比较明显,受当地购买力、气候条件和人民消费观念的影响较大。由于我国国内市场本身存在较大的气候跨度,从北到南涵盖寒带、温带和热带,故中央空调整体需求量由东南向西北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华北及华东地区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及辐射区,主要办公用房的投资为主,中央空调的市场多集中于此;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广东地区以贸易经营为其地区特征,地产投资以商业用房为主。重庆市借助“直辖市”效应,房地产的投资规模上升很快,尤其是商用营业用户的增幅颇大,因而,广东、重庆等地区中央空调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商用营业房。目前,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央空调产品地域性的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同时,各地区的写字楼、宾馆饭店、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国防、科研、实验室、医院、特殊工业厂房与设施对中央空调的需求将向着全方位的方向更为广阔的发展。
3.3 需求层次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产品的使用场所将产生新的变化,开始向产品使用面积的下限扩展。家用中央空调的推出,满足了高密度住宅和别墅住户的需要。由于该类产品将家用空调与中央空调的优点结合起来,省去室外机,美化了小区环境;同时,因其具备良好的经济性能并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而在未来的中央空调市场中将有较大的发展。
4 企业经营思路方面——联合发展、合理定位、开创竞争新优势
面对全新的WTO的行为规则和运作机制,中央空调生产厂商的经营思路也将进行相应的转变。只有打破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思维惯性和行业惯性,才能实现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以及产品的创新等等,走联合发展之路,合理定位的自身的经营方向,提高产品品质,落实优质服务,开创竞争新优势。
4.1 联合发展、优势互补,共循网络经济的新竞争法则
随着国内外中央空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行业企业单体力量就显得较为薄弱,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现状使单个企业很难形成规模经济与国际型企业相抗衡,而网络经济时代的新竞争法则要求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在具有共同价值实现环节中,更多的是以合作方式共享资源(而不是以竞争方式争夺资源)。因此,新经济时代的中央空调企业将寻求联合协作的发展道路。这样,一方面可以集中众多同类企业的研发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空调产品的经营开发、设计、工艺等方面赢得整合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达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通过企业间的联合发展,行业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内耗,全面调整自身的经营方针和政策,提高品牌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能力。
4.2 清晰定位、特色经营,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央空调企业在未来5-10年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稳定持续地发展,将成为每个企业努力追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企业从资本营运的角度,形成体系化经营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从产品经营的角度,强调个性化经营以保住市场;从市场创新的角度,满足新的需求以占领新的市场。中央空调企业要探寻企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学习国外先进的观念、技术和管理经验,熟知变化的市场状况(包括竞争对手状况),减少中央空调投资的盲目性,降低中央空调的开发成本,注重市场定位的准确性,把传统产业与现代高科技结合起来,发展环保科技,综合利用资源,保持工业化与绿色环保的统一,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提高品质、落实服务、开创竞争新优势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中央空调企业要把培养全球最好的企业作为最终的品质目标,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时,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等非价格因素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中央空调行业产品与产品之间“科技含量”日趋缩小的情况下,产品品质和服务的竞争就成为各企业展开竞争的新领域。行业企业要逐渐强化客户至上的意识,充分了解客户的需要,将客户的满意度作为管理及改进的依据,从而使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明显提高,经营业绩稳步高速增长,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开创空调企业的竞争新优势。
5 行业结构方面——主机产品与相关配套产品共同发展
在各类中央空调产品已经趋势成熟化的今天,中央空调性能和质量的内核化日益明显,空调产品使用的高性能电机、压缩机、控制器、磁控管阀、传感器等关键部件越来越成为我国中央空调行业发展的壁垒和障碍,也使得国内中央空调绝大多数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或超过国际先进制造企业的生产水平。由于国内空调生产企业对核心部件技术进口的规模和范围没有降低,市场的补缺不足部分仍完全依赖进口,造成进口中央空调配套设备数量与金额逐年上升。这种状况一方面将制约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中央空调行业部分资源的浪费。因此,在今后中央空调行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重主机、轻配套的局面将有所改善,整个行业将呈现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