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央空调低碳节能
2010年收尾,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制冷空调行业分外精彩。中国经济走出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总体回升,中央空调紧跟经济大趋势,快马加鞭,销售额屡创新高、品牌格局提升、实力凸现……
点拨各项利好因素,“低碳节能”显露无疑。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低碳节能”已经成为空调行业年度提及率最高词语之一,各大品牌企业纷纷推出新产品,誓言要将低碳节能进行到底。
据制冷快报记者调查,全球气温上升1℃,美国粮仓变沙漠,大堡礁美丽珊瑚全部死亡;全球气温上升2℃,海水上升7米,三分之一动植物消亡;全球气温上升3℃,气候彻底失控,上演生态灾难;全球气温上升4℃,人类粮食吃紧,北冰洋彻底无冰;全球气温上升5-6℃,95%的物种灭绝……这不是耸人听闻,也许就在未来几十年里发生,而罪魁祸首就是二氧化碳。针对“祸源”,各国已经紧急展开措施,尤其是哥本哈根会议后,低碳、节能更成了环境保护的代名词。而中国无疑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我国政府更是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要求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的重要依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达成这一目标,占整个家用电器中耗电量约30%的空调产品承载的责任尤为重大。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国和第二大消费市场,空调产业低碳化大提速时代即将来临,必将掀起空调行业低碳节能建设的新高潮。针对中央空调低碳节能之路,行业专家有话要说。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理事长 罗继杰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理事长 罗继杰:
在我们国家,交通、工业、建筑三大方面,建筑能耗占的比例一般是占28%-30%之间。在建筑能耗里面,暖通空调行业所占的比例,将近三分之一。节能减排,给我们这个领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作为设计师,我觉得面对“节能减排、环保低碳“的形势,要以“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要思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一,要了解行业的发展,掌握节能设计特点,结合我们国家的建筑节能工作,根据不同建筑的能耗特点,制定建筑能耗应控制的具体目标,从各类建筑能耗的特点出发,采取适宜的节能技术,控制各类建筑节能潜力,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产生能耗过大的节能。第二,我们要熟知建筑节能的标准和规范,指导工程设计,因为设计是整个建筑生命的龙头,标准是指导工程设计的基础。对于标准,要熟知,要掌握,眼下除了我们应该对工程设计及建设标准熟知以外,对即将出台的产品专项技术以及一些技术性的标准要时时关注,更好的指导设计工作。三是要掌握节能技术,在设计实践中技术创新,随着我们国家建筑节能之路的开展,相关的建筑节能的技术不断涌现,面对建筑市场的日益成熟,越发需要提高工程建设的文化内涵。注重设计创意,重视环保节能,优化设计结构,创建设计品牌,有效的掌握新的建筑节能技术,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不同的建筑类型,采用适宜的建筑节能技术。
作为企业来讲,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主要是调结构,突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和地位,保障企业良性运行。一是要关注国际发展和我们国家政策走向;第二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淘汰落后的设备和技术,力争在低碳领域核心技术和尖端工艺等方面取得领先优势;第三要加强产学研设的合作,调动高校、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和企业自身等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协助组织重大研发与示范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四企业要立足自身实力,探索和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产品升级换代、工艺改造当中注重应用低碳经济技术,适应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企业产品指标调整,以低碳产品提升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有序健康发展。
国际制冷学会空调热泵学部主席
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制冷学会副理事长
同济大学教授兼博士生导师 龙惟定
国际制冷学会空调热泵学部主席 龙惟定:
对中央空调企业来说,首先,空调制造企业要多关注整个行业的动向,例如冷媒的替换,就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对这个问题有些企业就关注度不够,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存在相关风险,被动地接受国外的技术。其次,企业自身要考虑尽量往节能方向上做,同时在宣传产品上不要夸大其辞,也不要制造空洞词汇概念,更为注意的是做广告宣传时不能违背科学性,误导消费者。再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掌握研发力量,核心技术,有些中小企业可能不能做这样大的投入,不过可以和高校、研发单位、设计院和行业学会一起,扶持科研项目,共同组织一些研究探讨,也可以搞地方性的研究中心,对核心技术等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共享研究,最终目的还是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中央空调在建筑节能方面发展方向,首先,设计上尽量不要存在误区,有些设计上把负荷率算得很大,认为面积大的同时使用率就大,其实100户同时使用率基本就在0.5左右,设计的100千瓦其实只需要50千瓦的量就够了。设计的误区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到节能效果。其次,现在市场上出现一种现象:房子越来越贵、设计费越来越低,“设计白菜价”的现象肯定是不正常的。毕竟建筑的节能最终还是通过对设备的使用来体现的,制造商造好的产品,还需要通过好的设计、系统的集成,加上很好的管理运行,才是真正的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