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推广须各方协力
建设部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6年1月起强制施行。今后,凡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民用建筑,不得批准初步设计,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不得予以竣工验收备案,严重违规的开发商要被吊销资质证书。
但现实的情况是可以大量减少建筑能耗,让百姓住得既舒服又省钱的节能建筑却一直处在推而不广的状态。
至少节能50%
节能建筑就是在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在外墙和屋顶中使用保温材料,外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以达到节能目的。
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上升至40%,居各能源消耗之首。如果从现在起新建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到2020年,每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8000万千瓦时,约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运行。
以空调使用为例,如按冬天室内不低于18℃,夏天室内不高于26℃的标准计算,非节能建筑每平方米每年空调耗电88千瓦时,一个居住面积100平方米的家庭光空调电费就要支出4400元。如果居住在节能建筑里,开支可减少一半以上。市建委科教处高级工程师沈李智说,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施工,节能效果可达50%以上,市民购买节能建筑增加的成本,只需7—10年就可以通过节约能源收回。
开发商消费者均不买账
1998年,重庆市在北碚推出第一个节能建筑样板,通过底楼采取首层架空、改善屋内通风、屋顶隔热、地面铺设浮土等措施,节能效果达到50%。2004年至2005年,重庆市已有近350万平方米房屋采用了节能技术,在建节能建筑已由过去不到1%上升到20%左右。
“在节能技术培训、示范工程建设和立法方面,重庆市走在了全国前列,然而推广效果并不好。”市建委科技处负责人介绍。在于处罚太轻,管理措施欠缺。一些开发商这样盘算:若老老实实按节能规定操作,每平方米要多出100多元成本,一个几万平方米的小区,节能建筑成本远远高于罚款。“节能建筑?成本要比一般建筑高10%,吃力不讨好。”一开发商公然宣称。
与此同时,尽管很多楼盘自称是节能建筑,却不能为购房者提供能耗节省的明确数据,再加上受经济条件限制,普通市民对节能建筑也不热情。“节能建筑?用了一两种节能材料,凭啥就说节能效果达到了50%?”在一次房交会上,一位消费者如是说。
推广尚须各方齐心协力
2002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编制发布了夏热冬冷地区第一个地方标准《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年10月,市建委要求本市范围内城市新建建筑均应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强制性规定,凡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农民建房除外)至少应执行节能50%的标准,有条件的地区鼓励按照建筑节能设计65%标准执行,凡属财政补贴或拨款的建筑及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率先执行65%标准。此外,《重庆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已纳入市人大2006年的立法计划,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
节能建筑的推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建筑主管部门、开发商和消费者必须齐心协力,节能建筑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而广之。
谁来担任判定空气质量的责任主体,并进行监管呢?记者分别咨询了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然而咨询的结果令人遗憾,目前虽然有相关部门对于室内空气问题进行监督管理,但仅限于七类28种场所,其中主要是商场、大型宾馆等;对于办公场所,两个部门的执法都尚未涉及,目前还只能依靠租赁单位与写字楼物业协商解决,致使写字楼陷入污染无人监管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