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行业理性步伐能走多远?
2007冷年渐行渐远,而总结2007冷年的各类会议仍在不同地方以大同小异的形式在召开,在描述2007空调冷年时,“理性”一词广泛出现在各类媒体上。
诚然,回首2007年,给空调行业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和惊喜,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对全国空调零售市场监测显示,2006年8月— 2007年7月国内零售市场空调销售量达到263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量同比增长10.04%,销售额同比增长16.85%,平均零售价格同比增长达到9.3%,仅仅一年时间便扭转了2006年度零售市场低迷状态。这让一直在价格战泥潭中挣扎的空调企业看到了“转身”的希望。
从市场上看,在2007冷年,以往频见报端的特价机难觅踪影,各种以健康、节能、时尚为卖点的中高端机型大受市场追捧。以往的“价格杀手”也悄悄收起的“屠刀”,举起了象征理性的“价值战”大旗。
“理性竞争”时代真的来到了空调行业吗?
也许,现在还不是能做出判断的时候。 “理性竞争”一直是空调行业在孜孜追求的目标,更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最主流”的声音。一线品牌在以行业领导者的身份在提倡理性竞争,二线品牌也在积极呼应。
大家都在倡导理性竞争,不过,有的是说到做到,有的只是说说而已。
空调行业走到今天,经历非常多的风风雨雨。空调品牌从高峰时的400多个到现在的20多个,空调也从奢侈品变为必需品。但是,空调产品的基本属性仍然没有发生更本改变,依然是一个功能性的耐用消费品,中国所具有的产能规模没有太大变化,不同品牌间产品的同质化没有也很难有根本变化,这些因素在根本上决定了空调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会有太大变化,而在上市公司业绩考核(股权激励)、职业经理人短线目标的压力下,在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一些企业会有出现非理性行为的冲动,收起来的“价格屠刀”可能随时挥出,很多在价格恶战时期练就一身本领或“暗器”也许会继续拿出来操练。
要做到理性竞争不易,不仅仅要有大家的共识,更要忍受很多诱惑、耐住寂寞,踏踏实实坚持走下去。
再远了说,仅仅有制造商理性是不够的,空调渠道商的理性、消费者的理性一样不可或缺,当然需要理性的也不仅仅是空调行业。
空调行业的理性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