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市场牢固“四足方鼎”势

2008年01月17 00:00:00 来源:慧聪网

2008年伊始,中国空调市场正悄然呈现出“四足方鼎”的格局状况。一组来自市场调查机构中怡康的统计数据可以为此佐证:2007年1月-11月,中国空调市场四大家族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科龙四者相加的份额已经高达58.13%。而位于第四位的海信-科龙比位于第五位的奥克斯销量市场份额高出近5个百分点。事实上,各家数据调查公司在盘点2007空调冷冻年度(截止到7月31日)时均强调了这四者的垄断地位,有些机构甚至表示:“新四强垄断七成空调市场。”

2008年度,空调业在产品技术上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明显,竞争的结果也将是“强者愈强”。同时,由于空调行业即将面临2009年的能效标准升级,因此可以预计,在节能技术上各企业必将有一场大比拼,而受此影响,各品牌间的市场份额也会发生变动。

数年调整之后2007年产业大盘趋稳

2004、2005、2006这三个冷冻年,被业界称为中国空调业的三个调整年。2004年和2005年由于空调市场进入全面而彻底的价格战时期,因此市场表现为销量的迅猛增加和品牌的急剧淘汰,2004年销量增速高达50%,同时品牌则被淘汰掉60个(约1/3);2005年中国空调市场出现高位横盘调整趋势,销量增速下降至4.2%,品牌又被淘汰掉30个。

2006年市场逐渐进入理性竞争期,市场销量首度出现负增长,最高的统计显示,内销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品牌减少到17个。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也正是在2006冷冻年中国空调行业开始有预谋地向高端转型,厂家从战略上开始更加注重产品技术的开发,市场也因此变得更加理性,2006冷冻年度成为中国空调业名副其实的“拐点年”。“拐”过2006年,2007冷冻年中国空调市场出现恢复性增长,根据中华商务网的数据,2007冷冻年度空调产量为6400万台,总销量为6200万台,同比增长15%。

更加重要的是,2008冷冻年开盘以来中国空调市场继续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同样是中华商务网的数据,2007年8月-11月,每个月的产量平均都有60万台的增长,内销则平均都有50万台的增长。可以看到,中国空调市场大盘已经逐渐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白色家电行业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1月中旬发布的《2007年中国白色家电行业发展报告》中的调研数据表明,每年城市居民家庭空调预期购买率维持在13%,现阶段,城市居民家庭空调保有率已经比较高,在预期购买部分,属于更新换代的比重超过60%。总体来看,消费者在预期购买空调这类白色家电产品时较多关注的是:品牌、技术品质和外观,关注度分别为88%、79%、72%。这表明,谁在高端产品的研发方面走在前边,谁将掘得这一桶金。

海信科龙崛起“四足方鼎”铸成

2007年,与中国空调市场产销量趋稳十分相同的是,品牌格局也开始走向稳定。

2004冷冻年,对于空调市场的前三名,各家数据调查公司的数据都无法统一,有的认为是“海尔、格力、科龙”,有的则认为“格力、美的、科龙”,而其他名次的品牌更是交错上升、此起彼伏。当时科龙以科龙、华宝、康拜恩这三个品牌打市场,有的统计机构认为科龙已在三甲之列,而当时科龙对于市场的预期更是野心十足,即“市场第一”。

只是,好景不长,2005年在顾雏军事件的影响下,科龙急剧下滑,以至排在了前十名的后列。

同时,从2005年开始到2006年两年间,市场便有了关于“第四”的争夺。空调市场的“老四”可谓是轮流坐班,海信、志高、奥克斯都曾有此市场表现。到了2007冷冻年度结束时,“老四”终于已确定,这种确定是以业界视角发生变化为契机的,即:海信和科龙的整合。

2007年,6月“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1月20日,海信完成收购科龙26.43%的股权过户手续将满一周年之际,海信科龙的资产重组方案获得了董事会批准。整合两年来,无论是文化上还是产品技术研发、渠道建设等各个方面,海信-科龙两者都实现了融合,而两者的融合自然而然地构筑了空调业的“第四足”。

可以肯定的是,2007冷冻年度呈现出来的“四足方鼎”格局较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稳定。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