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节能展上热泵空调唱主角
由北京市政府主办,北京市发改委承办的2006年北京节能环保展览会于6月13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本次展会的主题是“节约与发展”,集中宣传国家节能环保法规、政策,展示、采购节能环保技术、设备和产品,为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节能政府采购、绿色奥运采购提供服务。美国能源部国际能源合作司官员及德国政府有关部门也组织企业参加了本次展会,其中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成为展会上备受关注的焦点。
热泵空调唱主角
从本届展会上我们看到,展出的节能电器产品中均以热泵中央空调为主,参展商带来的形形色色空调系统模型成为展馆的一大看点。仔细观察,这些中央空调的最大特点就是用电极少甚至无需用电,主要利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风冷热泵、土壤热泵以及污染源热泵等热泵技术,也就是利用地下资源、风力资源等新型能源甚至是污染水等,将通常被忽视的能源以及污染源中潜在的可转化能源用于制冷制热,充分节能和利用资源,同时做到了环保。“采用热泵技术的中央空调是未来空调的发展趋势,它的节能空间是很大的,后期维护和运行较常规空调投入也较低。”北京萨斯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经理谢杨敏说。“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为例,产生同样的热量所需电能仅为常规中央空调的20%,对于规模巨大的工程来说,除了初期投入成本稍高,未来的节能效应是很可观的。”
谢杨敏介绍,热泵中央空调初装投入的成本为每平米400~500元人民币,比常规空调高20%左右,但是这种成本的差距在使用3~4年之内即可收回,因此其节能的效果远远优于常规空调。
新兴产业潜力大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热泵技术产业在中国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以地源热泵系统为例,根据美国环保署的估计,设计安装良好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平均可以节约30~40%的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而污染物排放最多可减少70%以上,虽然也采用制冷剂,但比常规空调装置减少25%的充灌量,属自含式系统,密封性良好,制冷剂泄漏机率大为减少,对环境的潜在破坏率大大降低,如果结合其它节能环保措施,效果会更加明显。
我国的地源热泵事业近几年已开始起步,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都与有关企业结成产、学、研联合体,为企业开发研制热泵空调提供了技术支持,开发出了多个中国品牌的地源热泵系统,已建成数个示范工程,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开始熟悉地源热泵,并对其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预计中国的地源热泵市场前景广阔。
记者手记:节能采购思路应求变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节能政府采购中对热泵技术尤其重视。由于政府的支持和鼓励,热泵技术在美国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据说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专程将到美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带到家中参观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我国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中都明确提出要推广使用热泵技术。目前我国的空调采购中,采购的产品主要还是常规空调,对节能的关注虽然很多,但主要还停留在“节”的层面上,提起空调节能,很多从事政府采购的人士都会谈到某某品牌的空调能效标识有多高,应该优先采购能效等级高的产品,但并不了解这些节能空调实际上还可以用更加节能的热泵空调来替代。因此,政府应该转变节能采购的思路,深挖节能潜力,建立“节能”新概念,从注重“节电更多”到提倡“用电更少”。在政府采购中用电能消耗少的产品逐步替代以电能为主要动力的产品,从政府示范开始,从根本上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政府采购对改变大众的传统意识也很关键。目前国内对热泵系统空调的了解并不多,普通消费者对这种产品并未完全接受。“这种空调多复杂啊,又得打孔,又得埋管,不如买一台柜式空调来的方便。”在展会上,一位观众这样说道。 俗话说“民以吏为师”,这种情况下,“站出来”的应该是政府,除了在政府采购方面对这些节能产品进行优先采购,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向普通消费者推广节能理念,帮助企业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