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空调价格蓄势再涨
随着空调市场新冷冻年度序幕的拉开,各路厂商积极投入市场运作的姿态和一系列拓宽市场的新策略似乎发挥了很大作用,2007年9~11月空调产品良好的销售形势为2008年空调市场保持增长奠定了基础。
随着空调市场新冷冻年度序幕的拉开,各路厂商积极投入市场运作的姿态和一系列拓宽市场的新策略似乎发挥了很大作用,2007年9~11月空调产品良好的销售形势为2008年空调市场保持增长奠定了基础。
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9~11月,空调累计零售量和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7.4%和14.0%。值得一提的是,虽然9月和11月两个单月的销售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但10月出现的销售高潮则比上年同期的零售量和零售额分别增长了19.3%和27.2%。这表明各厂商对节日市场营销策略的把握明显好于2006年,实现了销量和利润的同步增长。当空调市场进入成熟期,生产企业规模扩张的步伐变缓,生产和销售规划更加理性,这就造成零售量增长慢于零售额的增长速度。
价格蓄势再涨
“涨价”可以说是2007年家电行业最为炙热的字眼,空调市场也不例外,成本上升迫使利润稀薄的空调生产企业不得不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来改善经营业绩。调整产品供应结构、向市场投放更多价格略高的新品、减少或严格控制低价机的入市比例等成为空调企业价格上调的主要手段。
通常,新冷冻年度启动之日也是空调新品上市之时,零售价格会呈现明显上扬,随后旺季来临,价格会逐步回落。但2007冷冻年度,各细分市场均价在启动期上涨之后并未出现回落,全年均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新冷冻年度启动后,空调零售均价又再次提升,2007年9~11月,空调市场均价为341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4元,增幅达6.4%。各细分规格市场均价也出现100~500元不同程度的增幅,其中柜式冷暖空调增幅最为显著,达到9.2%。
价格上涨的势头是否能够得以延续还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从行业自身来看,目前主流品牌已经开始走出低价战的泥潭,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开竞争。在这样的背影下,各品牌纷纷调整市场战略,转战高端、寻求差异化营销,对品质、渠道、服务、品牌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视,并以此完善、巩固新的价格体系。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9~11月,空调销售量前十名各品牌价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格力、美的、海尔均价分别提升7.3%、4.4%和1.9%;本就定位高端的外资品牌表现更为突出,三菱电机和三星增幅均为11.6%,松下也达到7.4%。
壁挂式空调仍是市场主流
从2008冷冻年度空调市场的产品规格特征来看,窗式空调的销售在国内,特别是一二级市场已基本退出,零售量份额还不到0.2%,企业所生产的窗式空调几乎全部出口。壁挂式空调依然是市场销售的主力军,零售量市场份额保持在75%左右, 2007年9~11月,壁挂式空调的零售量份额达到76.5%,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随着天气转冷,壁挂式冷暖空调的零售量份额有所提升,由9月的63.9%增加至11月的68.4%,而壁挂式单冷空调的市场份额则被相应挤压。随着人均居住面积的增加以及“大客厅,小卧室”户型的流行,柜式空调的比重将会逐渐升高。虽然各企业加大了对柜式空调的生产和推广力度,但受价格增长过快等因素的影响,柜式空调的零售量份额并没有明显增长,2007年9~11月占总体市场比重为23.4%,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5个百分点。在季节性变化上,淡季往往是柜式空调销售比重较高的时期,可见季节性因素对于柜式空调销售的影响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