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应该向蒙牛学什么?
在中国营销传播网上,看到黄阳先生的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向蒙牛学什么》,观点比较有见地。因为身在乳品行业当中,对于蒙牛也了解一些情况,感触也可能更深一些。蒙牛确实创造了中国企业史上的奇迹,从营销方面、管理方面、企业文化方面等都值得企业研究和学习。
研究蒙牛的人也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也很多,但是更多的东西是在探究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蒙牛的成功虽然表现在技术层面的成功(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成功如产品、活动、事件营销等),而实质上是企业思维的成功。非常可惜的是,我们的企业家更多的关注的是蒙牛的辉煌,而没有关注蒙牛企业的企业思维。如果我们过多的关注蒙牛在技术层面的成功很容易让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管理者陷入一种误区,毕竟每个企业所处的行业是有差异的,每个企业的历史是有差异,每个企业面临的具体情况也是有差异的。工具和技术是中性的,缺乏思维支持之下的技术手段很难发挥出作用。蒙牛的管理学自海尔,而学海尔的企业有很多,做过oec管理的企业也很多,但是发挥作用的企业有几家呢?蒙牛有这样的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亡。仔细想想还是相当有道理的。
我认为,真正应该向蒙牛学习的是企业的老板,而不是企业的员工。企业的老板真正应该向蒙牛学习的是企业的思维,而不是具体的技术手段。我根据个人的粗浅的理解,简单谈一谈老板真正应该向蒙牛学什么。
1、对经营的态度——分享利益,分担风险
其实分享利益,分担风险的理念并不复杂,但是真正的执行起来却有一定的压力。蒙牛由于企业运营体制的关系,在创业之初就比较好的处理了这些关系,基本上解决了企业产权和分配制度两大难题,手段其实并不特殊,股份制而已。蒙牛也多次经历产权结构的变更,而每次几乎都是顺理成章的,这些顺利的背后就是企业对于利益链的深刻考量。
曾经有人这样评论蒙牛的管理:苛而不暴。不论是蒙牛的客户、蒙牛的员工、蒙牛的供应商都会对蒙牛的管理有相当大的意见,因为管理是比较苛刻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在蒙牛的经销商管理之中,有一项非常有意思的规定,就是关于主动叫罚款的规定——自罚(主动承认错误,能少损失一点)。能够支撑起这种管理标准的就是蒙牛的经营态度,分担风险,分享利益。
对于很对企业而言,分担风险是都希望的,分享利益是都不希望的。因为要分享利益,蒙牛可以让二十几岁才出校门的大区经理一年拿几十万;因为要分享利益,蒙牛可以让客户当企业的股东;因为要分享利益,蒙牛可以让国际投资者卷走十几亿。因为分享了利益,蒙牛的员工可以拼命的工作;因为分享了利益,蒙牛的客户可以在满腹抱怨中苦苦跟随;因为分享了利益,国际投资者可以让蒙牛全身而退。
每个老板都应该学习蒙牛分享利益、分担风险的思维和行动,灵活多变的分享方式,坚定不移的分享理念,这是蒙牛与生俱来的大气。因为分担需要技术,而分享需要勇气。
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