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趋势”涨是“噱头”?

2007年03月24 00:00:00 来源:新华网

冬天的脚步声似乎还能听见,商家和厂家们已经把空调市场炒得热火朝天:厂家们自是不愿直面降价的残酷现实,商家们却极力渲染降价的必然结果。铜价上涨的“题材”既已炒尽,市场饱和的局面也难逆转,库存压力更令厂家们沮丧。唯一能给他们安慰的,可能就只剩下全球气候变暖的“利好”了。

空调降价“三缺一”

作为决定空调市场的四大因素,目前以铜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全线回落;整个市场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包括库存在内的产能严重过剩。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天气。当然,从大的趋势上讲,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极端气温的频现,将成为抑制空调降价的主要力量。空调降价呈现“三缺一”局面。

首先是铜价。去年曾经一度摸高至8.5万元/吨的铜价,已经在2007年进入下降通道,目前大约为5.5万元/吨,铜价上涨的趋势已结束。随着整体金属价格走软,铜价会逐步走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部副主任陆刃波预测,随着今年空调生产、销售旺季到来,在2到4月将迎来铜材料需求高峰期,国际铜价会有上涨,但反弹不会很大。

其次是市场。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加强,以及一波接一波的加息政策,房地产市场的火爆逐渐降温。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一、二级市场空调普及率较高,房地产开发、更新换代、多房间装机成为主要需求,而市场空间巨大的农村市场则暂时缺乏有效的渠道拉动,因此当前中国空调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稳定期,今年市场需求预计不会出现大的增长,总体销量仍然会维持在2500万台左右。

第三是产能。2005年度空调行业的库存量为702万台,工业库存和渠道库存都相对保持在高位。到2006冷冻年度结束,工厂和商家的库存总量依然超过1000万台,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值,使今年的消化压力加大。苏宁电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空调的实际产能已超过8000万台,而国内外市场只有5500万台的实际消费需求。

没有理由支撑涨价

除了以上三点外,空调技术缺乏革命,市场没有重新树立价格坐标的理由。

家用空调从发明至今,除了由活塞式压缩机变为涡旋式压缩机、从窗式空调变成分体空调、从定速空调变为变频空调三次变革外,最近的一次从发起至今已近10年。近些年的技术革新多为附加功能增加,如静音、健康、外观等概念方面的创新,缺少革命性变革。业内人士认为,在第四次空调技术革命到来以前,没有理由支撑市场涨价。

由国美电器、永乐生活电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联合发布的《2007年空调市场消费白皮书》说,与2006年相比,同档次空调产品随着消费规模扩大,竞争强度增加,价格会有所下降。

苏宁电器华北区总裁范志军说,3月份是空调进入旺季的转折月份,目前整体市场状况供大于求。

海信华北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彭玉池也表示,今年对于空调市场而言是“洗牌年”,前期部分品牌借原材料上涨、国家强制执行能效标准抬高空调价格,偏离了市场规律。海信作为变频空调的龙头企业,定价一定会遵循市场规律,联合商家,通过扩大销售规模实现效益最大化。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