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质量经受冰雪考验
在07年底冰冻天气来临之前,在进行过大量的市场调查之后,热泵市场会出现这样不如人意的事早在预料之中。根据07年冰冻天气之后出现的现象表明,相信有许多市场分析人员都会禁不住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在经04年冬天寒冷天气后,热泵一时间被称为造雪机。这一年热泵空调行业中的厂商当时称为灾害的一劫,厂商因此而大受损失,个别厂商还大翻脸,害得其经销商也是大受其苦。试问有哪几家厂商能逃此劫?但随着05年、06年因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而变化的冬天来得也不算寒冷,所以在众多参与热泵生产的厂商们也可以或已经忘了寒冷的天气才真正是检验热泵性能及质量的一把利剑。时间的推移过去,造雪机这一概念也逐步被淡化、遗忘了。
在经历07年冰雪灾害后,热泵又被大众用户认为是制冰机。为什么到现阶段热泵技术趋于成熟之后还会出现“制冰”的问题呢?问题的原因究竟出现在那里?业内人士认为:
首先,主要是厂家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现阶段热泵市场上存在的品牌约有200到300个。在热泵生产厂家中有多半的厂家并没有具备生产热泵的条件,有的甚至都没有做过,机组的质量、性能都没有保障,经不起冰雪天气的考验。再之,众多厂家在这相对有限市场分额中竞争,必定使热泵的价格急剧下滑,价格的急速滑落,一些生产厂家为谋取利润,确保在行业中生存,面对市场价格的竞争和企业生存的压力,生产厂家只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在机组配件的选配上以偷工减料、以次充当,这必然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产品质量的下降从而也使热泵机组在冬天恶劣的环境下经不起冰雪天气的考验。
其次、经销商在热泵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售后上。目前市场上经营热泵的经销商大多部分来自于太阳能行业,他们对水系统设计及自身的售后能力较为薄弱。在营销及系统设计方面大都习惯性的套用太阳能行业所使用的营销及类似太阳能系统的设计安装方案来做热水系统。缺乏对热泵机组工作原理的理解及对于整个热泵热水系统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工况下的科学性分析,导致热泵热水系统在工况恶劣的环境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现阶段热泵经销商对品牌经营的特点存在不稳定性。经销商对品牌的更换极为频繁,有的经销商还理直气壮拍着胸口说“你说,市面上还有那个品牌我没有做过”。这并不是经销商的自身问题,而是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和带动下促成。有的经销商在选择品牌时,因为在众多什么大会、论坛之类的忽悠及厂家的陪吃陪喝的影响下选择了品牌,是理性多于感性,还是感性多于理性。
热泵市场这几年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有太多的炒作,太多的浮夸,太多的不理性。有的厂家甚至热衷于做国标,搞论坛,搞资本运作,没有几家有心思真正去重视产品质量和性能,对自己的企业员工进行技术上的培训,踏踏实实的去改进自己产品的质量,性能,真正在行业内做强,做大。
在经过04年、07年两次大雪冰冻灾害天气后,在已往一直在热泵行业自认为主流厂家中,有谁的产品又能逃过这两次天灾洗礼,经得起真正冰雪天气的考验。有很多经销商及用户都对之前的所谓主导品牌、主流厂家提出质疑。在07年冬天的冰冻天气中能安全制热水的厂家又有几家,其实在经过这次冰冻天气后在厂家里面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用详明。
经媒体的不完全的统计在07年大约有80%的热泵机组在天冷及冰灾中成为所谓的“制冰机”,根本经不起寒冷天气的考验。试问一下我们厂里有多少人真正在踏踏实实的在做技术、做改进,你又有多少工艺操作熟练的员工做事。
在此也进一步表明,国内的热泵厂家要想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使行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需要我们整个热泵行业倡导一种良好的风气,只能是去掉浮夸,脚踏实地,努力追求科技创新和质量领先,注重提高员工的工艺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努力提升竞争的层面,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这才是厂家及行业发展的硬道理。
我们呼吁,当前市场上的主流厂家,此时应该静下心来,把自己的产品质量做好,少一点炒作,多一点理性,否则,随着下一个冰冻的冬天到来的时候又会是撞了腰腹陪了品牌,那是更不好。不要让热泵市场变成同股票期货市场一样蕴含着惊涛骇浪,让人感到变幻莫测,比风险还大的地方。
“2004年发生的造雪机”,“2007年发生的制冰机”,厂家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态度,经销商更换品牌之快,终端用户的损失、气愤、怀疑。这都是热泵市场目前所出现的不良现象,发现热泵市场的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行内的专业人士都认为很痛心。现已有必要需要生产厂商、经销商大家一起探讨热泵行业该怎样经营的时候了。
有为专业人士曾语重心长地说:“在目前的热泵行业中要做到的:首要是热泵的稳定性压倒一切,再就是炒作少一点,售后少一点,销量多一点,那才是我们热泵市场发展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