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企业出路何在?迷途知返!

2008年09月09 00:00:00 来源:博锐管理在线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控制这个世界,一个胜算在握的买卖可能最后的胜利者会是别人。

中国家电20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在近10年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其实更多的是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发展。中国家电制造业在发展的同时却养肥了家电连锁业,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最后演变成了一方的近乎垄断。而等到中国家电企业意识到这种被动局面时,已是“大江东去了”。

谁都没办法先知先觉,用自己的资源将别人养肥的案例比比皆是。英国的维珍集团,早年就曾借助爱尔兰音乐公司而开创了维珍的音乐帝国;苏泊尔曾是双喜的OEM厂,最后双喜成就了苏泊尔的压力锅大王……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那我们的家电企业有哪些出路可以走出现在的迷局呢?

出路一:与卖场搞好关系。

但这基本属于企业一厢情愿的多,卖场现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店大欺客”,企业完全是站在不平等条约的一方,企业很多时候只能通过非正常的手段来维护与卖场的关系,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出路二:自建渠道,摆脱大连锁的束缚。

中国家电业在自建渠道这一块做得最好的要数格力了,因为格力有“区域股份制销售公司”做后盾,所以格力才敢与国美叫板,也只有格力能有如此大的勇气与国美决裂。放弃国美并未给格力带来太大的损失。

出路三:业内企业联合共建品类渠道。

就目前来说,众多大家电企业,除了传统的连锁卖场和分销渠道外,不少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3C专卖店,比如长虹的乐家易,TCL的幸福树等,但由于这些连锁卖场都是由一个企业牵头的,各个企业间难免有避讳,所以这几个连锁发展的并不好。

其实家电企业之间,可以参考建材市场的操作模式,由行业协会联合企业共建品类渠道,这样的渠道采取会员制,大家都是会员,一方面要为新兴渠道的营利做贡献,一方面则免除了传统家电渠道的诸多费用。而这种品类渠道厨电企业最为适合,在基本没有渠道盘剥的情况下,厨电企业在陈设上有更大的空间,这样更有利于整体厨房的发展。

出路四:地域区隔,在没有大卖场的地方扩大销售,互补平衡。

品牌经营“互补平衡”是在一个经营流程,整体对经营流程中运营的各种资源的投入与回收进行“互补整合”,从而在整体价值链的资源的运用中得到平衡,从经营战略的高度确保品牌经营过程不亏损。

根据“互补平衡”的原则,家电企业可以利用地域区隔,在没有大卖场的地方扩大销售,现在很多的家电企业也正在积极地开展“下乡”运动,这也是一个扩大品牌知名度,清理杂牌的好举措。

出路五:双品牌运作,正品牌进卖场,副品牌做专卖店,规避大卖场的罚款。

大卖场逼迫企业签订不平等条约,企业在卖场以外销售的产品价格均不得低于卖场,不然就要承受高额的罚款,这使得企业的产品在卖场外没有优势可言。

企业只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开发一个副品牌。正品牌进卖场、副品牌做专卖店及三四级市场,采用不同的梯级销售策略,一方面为企业获取盈利空间,同时也能规避大卖场的罚款。

出路六:研发核心技术、加大品牌投入。

做好品牌是不变的真理,只有一个具有高溢价和行业领导度的品牌才能真正和渠道抗衡。像浴霸中的“奥普”。

目前中国浴霸产业有近200家企业,奥普浴霸在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独家达到60%左右。从销售额来看,奥普浴霸的市场销售价格比同行高出 150%~300%,奥普品牌的总销售额占据了全行业的60%以上。奥普就是凭借“对品牌价值战略的坚持,对品牌价值创建的投入,对产品技术与研发的大量投入”而创造的奇迹。

出路七:国家肢解大卖场

国外有反垄断法,几年前微软就曾面临反垄断的指控,几近被肢解,最终被迫支付了高额的罚款。中国的业态发展时间还不久,中国连锁卖场的发展也从诸侯争霸演化成两雄相争,国内两家最大的家电卖场都是上市公司,他们之间有否交叉持股,外人不得而之。百思买和鹏润之间却有交叉持股,如果任由连锁大卖场发展下去,这几家卖场最后极有可能变成一家,这样,我们的家电企业就更没有谈判的资本了。国家应该尽早重视这个问题,早日采取措施,防止垄断愈演愈烈。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