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分油分离器:市场潜力与问题凸现转型调整之重
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当制冷剂回到压缩机前必须完全气化。因此在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前必须将气态和液态分离,让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才不会让压缩机导致液击,液态制冷剂在器体内慢慢蒸发,待蒸发后才会进入压缩机。为了使系统中残存冷冻油回到压缩机,在气液分离器中的回气管底部设有回油孔,在系统中残存的冷冻油到了气液分离器中,会随气态制冷剂一起回到压缩机中。有了气液分离器的保护,压缩机的寿命才会更持久,系统循环才会更正常。
目前,气液分离器的主流类别有,气液分离器、冷热交换型气液分离器、低压储液回热器等。
而油分离器工作原理是在冷媒压缩机在运转中,压缩机排气出口冷媒通常含有大量的冷冻机油,为了保证压缩机不致流失大量冷冻机油,及防止冷冻机油随着冷媒流向系统中影响冷凝器散发热功能,及蒸发器的制冷效果,所以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必须装一台油分离器,使冷冻机油和冷媒分离,让油自动回入压缩机曲轴箱内。回油装置是以油分离器内底部的浮球阀操作,再由高低压差原理一起完成。保证压缩机不缺油,以达到最好的制冷效果。
而油分离器有,传统拦截式油分离器、离心式油分离器、离心储油式油分离器、离心除雾式油分离器、离心除雾储油式油分离器、螺杆机二次油分离器、螺杆机外置油分离器等。
此外,有些厂家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具体项目,定做各种产品。像目前市场上用的最多的是全封闭式的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适中的价格,优良的产品性能是其最大优势,但唯一的弊病是不便维修,万一油分离器内部脏东西的渗入则很难清理,所以现在市场上已经慢慢接受可拆式油分离器,尽管他的价格略高于全封闭式。
需求大增 企业迎来好时机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后,我国冷冻冷藏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据了解,到2015年,培育500家冷链物流核心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的全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框架。
我国冷链行业已普遍认识到这一点,不断加快推进冷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共建设冷库2万个,冷库容量大概1700万吨。此外,冷库建设的发展模式也逐渐从最早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专业型、节约型、环保型模式。
很多地方都开始新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其中对冷库的需求量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据相关人士预计,到2017年,中国冷库容量由目前的700万立方米增加至1.4亿立方米。
随着政府刺激内需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气分油分离器行业也进入景气周期,销售回升明显,供求关系得到改善,行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面对巨大的市场投资机遇,气分油分离器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杨帆“蓝海”,众多生产企业纷纷发力,投资建立生产场地,进一步增强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从开年至今,公司所生产的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热交换器等产品数量有了明显的骤增。现在公司生产处于满负荷状态,生产压力比较大。目前的交期基本在15天左右。今年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在2012年同等的基础上翻一番,我相信从这几个月来看,是完全有希望能够实现,甚至有可能超额完成任务,或者达到更高的数字。”新昌卓尔制冷有限公司总经理庞建树介绍。
“近几年随着冷冻市场的高速增长,制冷装置用分离器的市场容量也在飞速增长,法斯克也同样迎来发展高峰。”天津法斯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杰告诉记者,法斯克是“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的专业制造商。公司取得了国家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主要产品有:储液器、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过滤器、液位控制器、并联机组油路系统、管壳式油冷却器、截止阀和单向阀、制冷用压力软管和接头。
此外,新昌派尔克机电制冷有限公司、上海新昌冷暖器材有限公司均反馈,这几年市场潜力大增,公司销售额节节高升。“派尔克2011年翻了一番,2012年增长了30%,今年上半年暂时增长率20%,完全可以完成既定任务。”派尔克总经理张利明说到。
品牌大战 内外仍存差距
中国市场上,得到行业广泛认可的国外品牌有,EMERSON、DANFOSS、CASTAL、SPOLAN、AIRMENDER等。而国内品牌,虽然大大小小生产企业纷繁杂多,但仅有十多家在产品品质、生产规模、口碑影响上处于中上乘。比如,天津法斯克、新昌卓尔、新昌派尔克、新昌冷暖、新昌瑞世普等。
业内人士坦言,在制冷装置上广泛使用的油分离器、储油器、油位控制器和螺杆机油路系统,大都是欧美舶来品。国内大多民营企业一开始都走仿制路线,再加上他们不如欧美大企业根基深厚,工厂的各项管理细节和生产环节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到完全没有缺陷。所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很多用户不认可国内产品,意识上唯选国际品牌。
近年来,随着国内厂家各项指标的提升,以及国际大品牌价格存在“曲高和寡”现象,国内品牌占有率不断提升,很多产品甚至做到了完全取代国外某些部件和产品。“卓尔取得了国内压力容器制造生产许可证,并先后参加了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外制冷展会,凭借在国内阿里巴巴、慧聪网、中国冷博会、《制冷商情》以及空调制冷大市场网站等营销平台的扶持,更好的宣传卓尔的品牌,并得到了国内国际用户认可。”新昌卓尔制冷有限公司总经理庞建树告诉记者。
新昌派尔克张利明看法很实际,“这几年派尔克发展不错,原材料采购抓的比较紧,引进了自动化焊接设备,减少人为因素,通过技术改进,产品清洁度有了改善。但还是处于跟随者状态,希望接下来慢慢积累,做到部分产品的市场引领者。”目前,派尔克已经通过CE认证,并不断的技术创新,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是两项国家制冷产品的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主要生产油位控制器、油分离器、储油器、空调和制冷系统用阀件、干燥过滤器(筒)、储液器、气分、消音器、热交换器等产品。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品牌一改往日市场占有率的局面,化被动为主动。但采访中,法斯克董事长李杰、卓尔总经理庞建树、派尔克总经理张利明等依然明确指出,“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管理体系、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标准的原材料选购、完善的产品细节和设计等是一些中国企业还不具备或者是具备了还不够深化。”
张利明指出:“总量上,国内产品占有率的确超过了国外品牌。具体分析,中高端领域,我们优势不明显。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件,比如油路控制系统等,多还是采用国外产品。”
李杰也告诉记者:“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制造商其生产的每一个产品都有详细的技术数据,客户可根据实际需要‘有据可依’的进行产品选型。此外,国内制造商虽众多,市场容量也巨大,但是制造商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的使用者不能正确的选型和应用。在技术上处于仿制阶段,设计、制造不规范,产品品质和价格差异性较大,有水平的制造商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