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市场品牌竞发决胜
由于“凉夏”、暴雨以及旺季启动内销不畅、能效门槛升级等原因,家用空调市场2008年增速明显放缓,仅比2007年增长18.79%,但中央空调似乎并未受到影响。中外主流品牌不仅销量再创新高,而且合资合作、扩建生产基地等大动作轮番上演,中央空调市场已成众星捧月的“黄金宝地”。据统计,国内中央空调销售总额在2007年达到280亿元,目前市场的需求量仍在高速递增,预计到2010年有望达到350—400亿元。在家用空调利润日趋微薄的大背景下,利润率超过两成的中央空调市场,吸引了中外各大巨头竞相掘金。
一、中央空调市场利润空间大厂家竞相掘金
1、国外企业
中外主流品牌不仅销量再创新高,而且合资合作、扩建生产基地等消息不断。国内主流生产厂商对进入中央空调市场大多充满信心。一些空调企业表示,中央空调的高技术壁垒也保证了其较高的毛利率水平。而韩国企业三星也在酝酿几年后发力中央空调。
2、国内企业
国内家电企业目前在中央空调市场动作频繁,美的于日2008年7月与开利签约,建立合资公司生产轻型商用机,同年11月美的中央空调再度牵手东芝开利深化技术合作;使得美的中央空调大大提升了自身研发实力。
志高则给予了中央空调明显的资源倾斜,集团副董事长雷江杭被任命为商用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全面执掌商用空调,在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新添两大中央空调生产基地,与广东南海总部构成志高商用大本部,在中大项目操作与大机组销售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志高中大型商用机的销量同比创下了500%的高增长。
海尔也于6月25日在北京发起首届中央空调节,力打“绿色环保”牌;更重要的是,摸索出一条符合国内品牌快速成长的发展途径。此外,从格力方面获悉,今年其中央空调业务同比增长也超过了一倍。
3、国内外品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尽管当时许多中国的中央空调品牌已经涉足中央空调业,但是以大金、日立为代表的日本品牌和以麦克维尔、约克为代表的美国品牌在中国几乎没有对手。从2001年之后,随着国内品牌的不断接入市场,中央空调的竞争态势不断升级,外资品牌独秀的局面从此改变。据统计,在2002年大金、约克、特灵、麦克维尔等外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32.84%;国内品牌为28.15%。而2004年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36.78%,而大金、约克、特灵、麦克维尔等海外品牌下降到了29.38%。2005年和2006年海外品牌的份额仍在下降。可以说,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外资品牌的垄断地位慢慢的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明显了。任何机遇都意味着激烈的竞争。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厂商的竞争,如何主动适应、积极应对经济国际化、市场全球化的趋势是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名牌企业必须直面的问题。
除大金、日立等日资品牌和特灵、江森自控约克等美资品牌之外,海尔、美的等国产阵营迅速崛起,被业内专家称为“2007年中国爆发的中央空调世界大战”中,海尔、格力等国产中央空调均有斩获,其中海尔中央空调一家就获得21个奥运场馆的中央空调配套权。而日美品牌中央空调在招标中几乎“全军覆没”。而借助奥运中标,海尔也加大了在民用户式中央空调方面的推广,其中海尔奥蕴KVR家庭中央空调还在国内率先采用了国际公认的环保制冷剂R410a,符合奥运场馆的绿色环保要求,比普通空调节能30%。
外资大型中央空调企业近几年销售业绩增长缓慢其主要原因为:1)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在建和预建工程减少;2)国产品牌,例如美的、海尔、格力等企业已经纷纷进入了大型商用空调的竞争行业,分割大型商用中央空调市场,这无疑给外资企业的销售带来了很强的冲击。特别是在低端风管机市场,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0%,而此前这个市场是完全属于外资品牌所有。
国产品牌中,除了双良、远大等少数几家传统大型中央空调制造厂商外,像美的、海尔等新进入中央空调行业的企业也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据了解,2005年美的和海尔的中央空调的年销售额都超过了12亿元,格力也表现的相当稳定,保持在9亿元左右,而清华同方、海信、日立等中央空调中流厂商的销售额都在3亿元左右,增长的也相对较快。国内中央空调的传统优势在“天花机”、“风管机”等小型机组上,而螺杆机、多机联机等中大型机项目一度是外资品牌的天下,但随着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这一局面已被打破,但是要想与比较成熟的品牌形成鼎立局面,还需要大量的总结经验,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国内中央空调企业迅速成长,外资企业寻求多方合作两方明争暗抢市场占有率。业内人士认为,从开利选择与东芝合作介入多联机市场竞争,麦克维尔选择与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公司合作生产数码涡旋多联机,以及国产品牌志高、美的等在此领域的发力,这表明未来的中央空调中大型项目的争夺将更趋白热化。
4、三大流派不同生存法则
大型中央空调项目一度被称为“贵族产品”,中国市场素来被美、日等的几大品牌瓜分。
目前最先进的中央空调技术还在美国,美系中央空调主要生产风管机,产品标准化,代表着该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但体形庞大,安装复杂,还有一个显著特征:价格昂贵。
日系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曾经业绩骄人。但他们选择经销商模式,即把产品卖到经销商,由经销商负责后面的工序,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服务反应缓慢。以大金为例,业内人士给算了帐,如果他们的产品某个零部件出了问题,反应过程大约需要15天时间。
美系与日系品牌在解决技术难题上,显得游刃有余。但是他们在中国市场也遇到本土化的难题:其一是很难做到个性化服务及大量生产非标产品;其二,销售和服务渠道的优势难以超越国产品牌。
国内企业约十年前涉足这个领域,正是利用渠道优势,强化服务网络,目前已经形成“与狼共舞”的局面。
中国制冷协会专家指出,中央空调不适宜沿袭家用空调流水线大规模生产模式,国际品牌技术上还有一定优势,但国内企业在一些技术环节上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节能等方面甚至超过国际品牌。
“可能有人认为,我们自己主办的奥运会更愿意照顾国内企业的生意。”奥组委专家认为这个观点站不住脚:“奥运会要求确保系统无故障的运行,从提交的竞标方案看,国外品牌技术虽优,但国内企业在根据场馆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解决办法方面往往更胜一筹。”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詹焱博士认为,国内企业对国际品牌的生存法虽然提出了挑战,但最终格局要在未来五年更加激烈竞争之后才会水落石出。
二、国产品牌:抓紧机遇加速中央空调平民化
居室面积的增加以及对全新室内装饰效果的追求,以往只在商务场所使用的中央空调正在呈现平民化趋向。室内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复式住宅以及别墅的增加,也加大了户式中央空调的市场空间。以海尔、美的等为代表的国产阵营借助“奥运标准”,正在开始打破往日、美中央空调一统市场的格局。
户式中央空调又可称为家用中央空调,它是介于传统中央空调和家用房间空调器两者之间的一个新领域,是随着人们住房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空调新潮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房间空调器虽然解决了冷热方面的舒适性,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对居室装潢布置的要求及品位的提高,人们对空调的舒适性及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装潢资金投入的增加,用电支出相对比例下降等因素,促使介于中央空调与房间空调器两领域之间的家用中央空调应运而生,逐步形成了当前空调发展的一种新潮流。
步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住宅面积不断扩大,高档住宅小区、公寓、别墅的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家用空调器也向着大功率、舒适、节能、甚至美观豪华的趋势发展,以窗机、分体挂壁机、分体柜机为代表的普通房间空调器已经显得不能更充分、更完全地满足市场需要。而且有新风系统的家庭中央空调系统代替普通房间空调器,在应用于家庭的技术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相当可观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目前中国家庭户式中央空调的使用率仅占空调行业的5%左右。而在美国,这个数字已经超过70%,在日本也超过50%,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国内的一些大型中央空调企业曾经有这样的预计:“十年内,在家庭户式中央空调这个领域将有大概250亿至300亿元的大蛋糕等着我们。”如果家用中央空调10年内在中国的空调家庭占有率达到40%的话,这个大蛋糕就将超过300个亿! 上一页1234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