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下移 铜市如何定位

2006年12月19 00:00:00 来源:上海有色金属网
11月份,伦铜迅速跌破7000美元的支撑位,最低试探到了6650美元的低点,但是在底部迅速收回。目前,金属市场分化的格局依然存在,镍价、锌价仍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而铜是当前基本金属中表现较弱的品种。现阶段的铜市基本面是一个供应相对缓解的阶段,LME库存仍然在持续增加,市场贴水的格局在不断恶化。同时,全球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经济迟迟不见好转,这是值得人们担心的。那么,目前我们对铜市场该如何重新定位呢?

关注库存及供应新进展

第四季度的供应有增快的趋势。10月、11月南美矿山有劳资合同到期,会对市场的供应产生一定的影响。而CRU和BROOK HUNT都提高了对第四季度智利产量的预期,全球精铜产量的增速在第四季度也将略有提升。

但是供需仍然是“紧平衡”的,实际可供应的精铜较少。目前铜的库存消费比处于低位,虽然消费量从前期的1.8周提高至目前2周左右,但是总体库存量是处于历史的低位。目前的阶段性过剩,并不足以使库存基数得到明显改变,因此不足以构成战略性抛空的物质基础。今年已经出现了“淡季不淡”(夏季报告库存下降),“旺季不旺”(第四季度报告库存上升)的局面。尤其是今年以来生产商和消费商的库存都维持在低位,且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也是铜价一直维持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总体供应的偏少,限制了铜价大幅下跌的空间,而相应延长了铜价区间振荡的时间。从历史的数据来看, LME库存上升至20万吨时,才会对市场构成较大威胁。目前,全球的库存分布出现了一定的转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但上海的库存量才27000多吨,国内市场仍然偏紧。

消费“始于希望,终于现实”

欧美——消费低于预期。第四季度是消费旺季,欧洲的地区现货升水却持续出现回落,11月份的CIF升水回落至60美元/吨左右,而在第三季度消费淡季时,升水都维持在110美元/吨以上,这种反差值得关注,这与欧洲工业生产的放缓有关。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期LME注销仓单放大至2万多张,这对于短期的市场有一定支撑,至少人们可以因此认为未来LME库存大幅增加的趋势有所减缓。美国市场的铜消费也表现差劲,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8个多月的低迷之后,目前有点恢复。营建指数也有所好转,但是力度趋弱。在年底之前,欧美的消费商再次大幅买入的热情已经不是很大了。

中国市场——不同价位,不同的消费热情。对于今年中国铜市场的消费,只能用“始于希望,终于现实”来形容。很多外商都对中国的消费报以很大的预期,但实际上,今年中国铜消费有所放缓,这是值得人们谨慎的。从表观消费分析:今年前10个月平均的表观消费才29.4万吨,而去年为月平均30万吨,今年中国精铜消费出现负增长的局面。加上国储抛售的13万吨铜,今年中国铜消费也只是小幅增长。那么,今年中国的消费差体现在哪些行业呢?

今年下半年以来,铜材、发电设备、汽车产量增长都相对稳定,“淡季”与“旺季”的区分已经不明显。从7月份以来,每个月铜材产量都维持在6%~7%的增长速度;而8月份以来,汽车工业的同比增长速度都维持在27%左右,发电设备的平均同比增长速度在30%左右。惟一表现差劲的是空调行业,产量增长不如人意。但是,仅仅空调行业产量的下调,并不可能使中国铜表现消费产生如此大幅度的回落。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1.废杂铜的利用率在逐步提高,从ICSG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全球废杂铜的利用率已经达到12.3%,而中国市场这个数据会更高。2.相同的产品,铜的使用密度在减少。3.高铜价对中国的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是,不同的价位,有不同的消费热情。现在,中国市场的消费力度已经和铜价波动情况息息相关了。前期中国市场的消费热情一直被高铜价压抑着,但在本次铜价大幅下跌并企稳之后,中国的消费热情得到一定的释放。虽然说中国消费商的这种买入还没达到“备库”的程度,但是已经看到了市场“潜在”的消费力度。铜价下跌之后只要稍微企稳,消费者就会积极买入。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全球铜市场出现严重过剩,才能改变低库存的被动局面。不然的话,每一次深度回调都完全有可能使少量过剩很快地转变为供应缺口。这种反应是一个长久地被高价抑制后的消费者买入愿望的最真实的表现。通过对消费的判断,笔者认为,铜价走出箱体振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只是振荡平台在总体宏观面偏差的情况下会下移。

目前铜价遵循的轨迹是:价格上涨至一定程度—消费买盘减弱—现货升水下降—价格下跌至一定程度—刺激消费买盘——价格再次反弹。从消费商的心态来看,他们是很盼望价格回调的,以期抓住回调的机会买入。

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结构?

对市场的担心体现在LME的升水上,而这种担心不仅体现在近期,也体现在远期。铜现货升水在牛市以来首次出现贴水的状况,3月~15月期铜之间的升水也在大幅缩小。本次升水缩小与今年2月份升水缩小明显不同。2月份时候,LME的现货升水虽然大幅缩小,但是远期升水却仍然维持在高位。而本轮的现货升水与远期升水却是同步大幅缩小。因此笔者认为,这种状况要恢复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但是笔者并不赞同升水会“一去不复返”的看法,未来如果欧美的消费恢复,现货升水有可能再度放大。

在国内市场,现货商惜售,导致现货升水出现了久违的放大,另外也反映在底部承接的消费买盘放大。但是,这种现货升水只是“昙花一现”,显示出消费商对于目前的价格还有抵触心态。应该说,目前上海的现货升水状况,是中国贸易商、消费商集中的心理反应结果,未来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升水的变化。而上海的库存量还是非常少的,这使得沪铜价格更加具有弹性,未来沪伦两市铜的比价将会进一步恢复,并吸引部分的进口铜到港,以弥补供应的不足。

总而言之,近期美元大幅贬值,CRB指数创下历史新高,这显示基金对于商品市场的投资兴趣不减。虽然铜市场目前基本面不是很乐观,基金更多地投资其他金属品种如库存更低的镍、锌等,但至少对于铜市场有一定的心理支撑。预期未来1个月,铜价的振荡平台将从前期7000~8000美元/吨的区间下调至6500~7500美元/吨之间。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