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国际化死于中式管理?

2007年03月01 00:00:00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5年前,中国肩负着13亿百姓的期待,迈着自信的步伐,跨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此步入一个崭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从此与世界全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将日益频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外贸、外经、外交谈判也越来越显示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伴随着国内企业不断走出国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日趋增多,文化差异从此变得异常明显。

2004年1月28日,TCL集团总裁李东生与汤姆逊公司总裁达哈利,在法国总理府签署双方彩电、DVD业务合并的正式合同,正在法国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法国总理拉法兰一起出席了签字仪式。该合同的签定,标志着2003年11月4日双方在广州宣布彩电、DVD全球业务合并重组、成立TCL─THOMSON电子公司的计划正式转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并购,成为TCL晋身国际化的阶梯。显然,TCL在国际化过程中对并购这一企业扩张手段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

然而TCL在国际化的过程中由于步伐太快,而且准备工作做的不够扎实,最终吞下了国际化的苦果。TCL发布的2006年半年报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2006年8月30日,TCL向公众发布了自己在2006年上半年取得的经营业绩。报告显示,TCL上半年实现主营收入235.76亿元,同比下降3.4%。净利润上半年亏损7.38亿元,亏损同比增加近6.5%。

面对媒体和业界质疑,李东生抛出“面对剧变,TCL在欧洲市场却无法迅速调整产品结构,最终为反应缓慢付出沉重代价”。显然,这不完全是TCL巨亏的原因所在!而在我看来,李东生沉重的步伐之后,隐藏着中国式管理的幽灵。其在超越自我的时候显得步履蹒跚。李东生骨子里严重的中国文化病灶才是它深陷亏损泥沼的真正原因。

TCL国际化受挫的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从管理的角度而言,我们不难发现,与王石对西方人本主义的明确追求不同,李东生在文化取向上显然更倾向于儒家文化。受李东生的影响,TCL的业务团队甚至曾经喊出以中国文化攻占海外市场的口号。

然而,管理毕竟是与餐饮不同的东西。如果说,海外的中餐馆可以靠中国文化赢得立身之本的话,那么,中国管理如果同样寄希望于中国文化,面对的必将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李东生固然知道与西方文化对话的重要性,但却受到了自身观念的严重束缚。在2004年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后设立和两家合资公司之际,李东生曾特地拜访了所谓“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发源地梵蒂冈大教堂,去领略西方文化。且不说把梵蒂冈当作基督信仰的源头本身就是错误的这一事实,以李东生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取向,走马观花地去一趟梵蒂冈,对了解西方文化和改变自身观念,可以说都毫无作用。

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