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市场又有变化

2006年09月13 15:55:00 来源:新华网
在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的良好的宏观条件下,下半年中国铜需求将强劲增长。对供给中断的忧虑和中国新一轮季节性旺季的到来仍将是铜牛的两大支撑点,铜牛将牢固如初。

综合媒体9月12日报道,近期铜牛强劲反弹,重新挑战8000美元/吨大关,市场期待中国消费旺季的来临,但亦对中国需求有所减缓的担忧。考虑到国储抛售、企业清库及非报告产量部分,中国实际消费状况并非像表观消费数据显示的那么糟糕,上半年中国消费仍然稳定。而在2006年剩余的几个月中,冶炼企业限产导致产量降低的可能及需求的回暖仍将是铜牛的强劲支撑。

冶炼企业面临减产

上半年中国精铜产量大幅增长,较2005年同期增长9万吨,对于原材料不能自给自足,大部分依赖于铜精矿进口的中国冶炼企业来说,上半年产量的快速增长是以消耗2005年大幅进口的原材料为基础的,因此冶炼企业面临着大量的铜精矿补库需求。然而全球性的铜精矿供应紧张使得国内企业很难获得充足的原料供应,有调查显示部分铜企业由于原料紧缺已经在七月开始限产,一些产能在10万吨左右或以上的大型冶炼企业由于原料供应不足而开工率较低,七月中国精铜产量24.1万吨较六月下降了一万吨。

另外八大铜冶炼企业与国外铜精矿供应商的谈判仍毫无进展,八大企业曾称如果加工费达不到合理水平将联合限产10%。八大企业中有部分企业在七月已经开始减产,铜陵有色集团公司七月阴极铜产量40100吨,较六月的48700吨下降了17.6%,烟台鹏晖七月产量4600吨,较六月下降了34.8%。八大企业精铜产量占全国的66.7%,如果联合限产,产量的大幅下降将使国内的供应缺口加大。

中国铜消费仍旧看好

早在八月中旬,消费就有启动的迹象,表现在国内铜现货/当月期货价格由贴水变为升水约200元/吨,但是由于国储抛铜在市场上并没有被完全消化,所以市场反应还不明显。而随着市场对抛铜逐渐消耗,上海库存从八月初开始不断降低,上周(截止至8日)再度下降1400吨,这是需求增长的直接表现。同时消费买盘的启动带动国内比值不断攀升,国内的一些有季节性特征的用铜行业开始明显回暖。

作为用铜量占铜消费的56%的用铜大户电力行业,发电设备、交流电动机等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六、七月份是产量的最低点,第四季度产量开始上升,在12月份达到全年最高点。2004年第四季度较三季度增长66%,2005年增幅高达80%,2006年发电设备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六月发电设备量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601万千瓦,前七个月总量较2005年同比增长25%,预期第四季度产量仍能保持至少30%的增长率。

电线电缆行业的产量没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呈现波动上升的格局。另外线缆行业正面临的重大机遇是十一五期间大规模的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规划显示电网建设的总投资将达到8500亿元左右,今后5年的电网投资年均增速将高达20%,这必将带动线缆行业的蓬勃发展。据线缆企业反映,八月中旬工厂订单已经开始增加,下半年如果保持2005年同期的速度,产量将比上半年增长20%。

铜加工材工厂的订单通常都是在九月份开始增加,在九、十月达到下半年的峰值,2005年九、十月产量比七、八月平均产量增长22.5%。据反映,2006年铜加工工厂的订单在八月末开始增加,相关人士估计十月铜加工材的需求较七、八月将增长20%,八月的产量数据还无法得到,六、七月的平均产量为44万吨,预期十月铜加工材产量将达到53万吨左右。

总体来看,占精铜消费量35%以上的产品的产量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且会在十至十二月份达到下半年产量的最高点。九月,消费才刚进入起跑线,在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的良好的宏观条件下,下半年中国铜需求将强劲增长。供给中断的忧虑和中国新一轮季节性旺季的到来仍将是铜牛的两大支撑点,铜牛牢固如初。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