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构架调整组建六大集团
海尔近日再次大规模调整集团构架,,将旗下业务组成六大集团:
项目 | 集团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负责内容 |
1 | 白电集团 | 梁海山 | 冰箱、冷柜、空调和洗衣机等12大产品 |
2 | 数码及个人产品集团 | 喻子达 | 彩电、手机、电脑等 |
3 | 客户解决方案集团 | 商用空调、三菱空调、家居等 | |
4 | 装备部品制造集团 | 海尔产品的生产模具等 | |
5 | 金融集团 | 青岛海尔(600690,SH)、海尔电器(01169,HK)、青岛市商业银行、长江证券等资产 | |
6 | 商业流通集团 | 为冰箱、空调、数码产品及小家电等提供物流服务 |
海尔在调整的基础上,还要求六大集团必须有自己的流程创新(即流程再造),白电集团的流程创新目标为最优成本,数码及个人产品集团的流程创新目标为业务运营模式创新,客户解决方案集团的目标则为营销模式创新,其它三大集团尚未确定流程创新目标。
海尔成立六大集团只是业务重组的需要,为管理方便考虑,并非搞一个二级法人公司,六大集团管理的产品线互有交叉,但侧重点不同,比如白电集团侧重于白电产品的生产和营销,金融集团涉及的白电业务,则侧重于资产产权管理,如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由白电集团负责,资产产权则由金融集团管理。
海尔集团为使这次调整能有效实施,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海尔再造委员会。在一份文件中,海尔简单阐述了此次变革的目的:“实现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目标,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建立全球第一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尔集团除做大的需要外,还有对此前“市场链”改革做局部调整的意思。1999年开始的“市场链”改革,将事业部和本部的产供销资源剥离,成立产、供、销三大体系,这种企业内部市场化的变革曾受到部分媒体质疑,认为效率可能达不到理论预期。现在即将成立的六大集团,除商流集团外,各集团均有自己的产供销资源,商流集团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原有功能削弱。海尔内部人士说:“原来统统收到一块的做法,可能效果并不好,现在的变革等于对市场链做出了部分调整。”
海尔的“市场链”变革于6年前完成,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尔的管理变革暂时应该不变了,但以后可能还要改。”
知情人士透露,和“市场链”变革不同,这次海尔倾注了更多资源,明显的表现就是请美国惠普参与,“从方案的制订到实施,这些国际专家资源都全程参与,海尔花了不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