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蓄能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
三、实施冰蓄冷时的基本条件 1、有可执行峰谷电价的供电政策或有对蓄能优惠的电价政策。 2、以冷冻水为冷源的电制冷空调系统,低电价时段有空余的制冷机组作蓄冷用。 3、建筑物中具有可利用的消防水池或可建蓄水池的空间(绿地、露天停车地下,空闲地或可作水池的地下室等)。 四、温度分层型水蓄冷原理 冷量储存的类型有温度分层型、多水池型、隔膜型或迷宫与多水池折流型等。实践证明,相对其它类型,温度分层型(垂直流向型)最简单有效。 温度分层型水蓄冷是利用水在不同温度时密度不同这一物理特性,依靠密度差使温水和冷水之间保持分隔,避免冷水和温水混合造成冷量损失。 水在4℃左右时的密度最大,随着水温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利用水的这一物理特性,使温度低的水储存于池的下部,温度高的水位于储存于池的上部。 设计良好的温度分层型水蓄冷池在上部温水区与下部冷水区之间形成一个热质交换层。一个稳定而厚度小的热质交换层是提高蓄冷效率的关键。 为了在蓄水池内垂直方向的横断面上,使水流以重力流或活塞流平稳地在整个断面上均匀地流动并平稳地导入池内(或由池内引出),在上部温水区与下部冷水区之间形成并保持一个有效的、厚度尽可能小的热质交换层,关键是在蓄水池内的上下部设置相同散水器,以确保水流在进入蓄水池时满足佛雷得(Frande)系数,使得水流均匀分配且扰动最小地进入蓄冷池。散水器的设计及施工是温度分层型水蓄冷的关键技术。
五、冰蓄冷技术特点 1、获取分时供电政策的电价差,“高抛低吸”,大量节省运行电费。 2、节约电能
A、年总的开机台时数少于常规系统; B、当夜间蓄冷时,气温降低,冷却效果提高,机组处于高效运转,效率可提高6-8%,空调系统总的节电率不低于10%。 3、由于夜间已蓄冷,白天在突然停电时,只需较少的动力驱动水泵和末端空调马达,即可维持空调系统供冷。 4、提高了空调的品质,即需即供,供冷速度快。可按需调节供冷量,对供冷量的调节快捷而方便,系统运行稳定、安全。 5、适用于空调系统的扩容改造,可不增加制冷机组容量而达到增加供冷量的目的,只需在原系统中添加水蓄冷设备和所需的管路即可,对原有系统没有任何影响。 6、对于新装系统,可以减少装机容量,节约机组和配电设施的投资。 7、可利用消防水池以及现有的蓄水设施或建筑物地下室等作为蓄冷池。 8、蓄冷池可实现蓄热和蓄冷双重用途。 9、与常规空调一样,操作和维修方便,操作人员无需专门技术培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