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海尔为何要去美国设厂?
2001年12月1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海尔现在在国外有12个工厂、两个工业园——美国工业园、巴基斯坦工业园,这些制造方必须和我们联网,我们必须每天知道他们的运行情况——产量、质量、销售等情况,否则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出现问题将是非常麻烦的。在国内的制造商出现问题,我们可以马上处理;但是在国外,比如在美国,如果没有信息化系统,就很难控制和了解真实的情况。当然不是为了简单控制,而是为了创造市场来做这个工作。我们在全球共有53000个营销网点,其中海外占一半以上。这些网点的管理都是靠每天的信息网络来做的。
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家电企业面对的挑战比加入WTO之前还要大,因为外国人对中国企业有两个撒手锏,第一个是反倾销,第二个就是建立非关税的贸易壁垒,提高技术门槛——不是不让你进,是你进不来。像现在的欧盟,中国电视机根本进不去,因为收你40%的反倾销税,凡是中国产地的都不能进。我们在美国市场就有这种感觉,它的能耗标准每两年提高一次,比如2000年就公布了2001年的能耗标准。而且每次都提高很大。对一个企业来讲,达到它的能耗标准要费很大的劲。但如果你不努力地去做,即使关税很低你也进不去。所以,海尔的策略是一定到海外建立工厂。我们的目标是在世界上最大的10个经济合作区域,像欧盟、东南亚联盟、海湾合作组织、南部非洲经济合作组织等,都建立工厂。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里可以互减或互免关税。如果你不到那里去,随便一个反倾销对你的出口都会非常麻烦。
现在,我们在东南亚有东南亚海尔,实际上是在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建有工厂。例如在印尼建立了一个冰箱厂,生产出的冰箱就可以到东盟各个国家;在马来西亚建一个洗衣机厂,洗衣机就可以到东盟各个国家,这样就可以享受到他的优惠政策。另外,海尔还到发达国家建厂。有些人认为美国都到中国来建厂,你跑到人家美国建厂,肯定是得不偿失。美国当地的工资确实很高,我们选择的还是美国工资不是太高的一个州,但一个没有任何技术的工人每小时也得10美金,比中国高得多。但我们采取的是逆向思维——美国可以到中国来设厂,他有技术、有资金,惟一缺的就是廉价劳动力。如果我们在中国设厂,中国有的就是廉价劳动力,但其他的技术、资金还是没有;我们到美国去设厂,虽然劳动力比较高,但我们的目的是获取先进的技术,而且还可以在当地融资。
今年我们在美国市场上可达到1.5亿美元的销售额。今年4月份我去沃顿商学院讲课,那儿的教授告诉我,海尔在美国和日本企业在美国一样都很成功,但是速度是不同的,海尔要快得多。他说松下1951年向美国出口第一台收音机,到1969年达到1.5亿美金的销售额,他们以为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海尔1991年开始冰箱出口到美国,到今年可达1.5亿美金。
实现这个速度,一方面是信息系统的支持,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美国公司的雇员,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是美国人,实现了本土化。这对信息化系统也很有好处,不是中国搞一个信息化系统要他接受,而是非常信息化的系统要和你对接,你必须达到那个水平才能更快地发展。我们自己提出一个口号,就是从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海尔的国际化就是海尔的各项标准都达到国际标准、国际要求。但是国际化的海尔就不同了,就是一定要达到本土化的海尔。加入WTO后,如果你不是本土化,而仅停留在出口上,风险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坚持“三位一体”:当地设计、当地制造、当地销售;从“三位一体”再上升到“三融一创”,就是当地融资、当地融智、当地融文化,创本土化世界名牌。当地融资就是要求在美国的公司一定要在三年内在美国纽约上市,上市后,产品市尝资本市场都是美国化的,也可以利用美国的资金来运作美国的市场,最后得到的是自己的品牌。当地融智是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有些人认为美国人不可靠,但是我认为中国人出去不可靠的更多,像美国好多中国企业的公司拿着公司的钱买房、买车,公司垮了以后,马上成立一个夫妻店,赚钱的是他自己,最后他发展起来了,公司亏了。
所以说关键不在这儿,而在于有一个创新的思路,利用当地人力资本做我们的品牌。当地融文化,这不是企业信息化能解决的,这是一个创新的问题。在本土化的问题上,如果文化不相融,他不能接受你的文化就很难推进。曾有媒体发表一篇文章《提醒张瑞敏》,文中说中国企业到美国去没有成功的,海尔也不一定成功。我认为作者是善意的提醒。其实我们在美国遇到的问题比他想象得更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是迁就美国人,而是一定要让美国人接受海尔文化。现在我们在全球各地的工厂的车间里都有6S大脚樱在美国,开始有人接受不了,我们就和他沟通。美国人的价值观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海尔的价值观是创新,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共同之处。那我们就谁干得好谁站在上面,结果每个人都想站在上面。两个民族的文化相差很大,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是关键。如果做不到文化的相融,那么你花再多的钱也不行。
(注:本文为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2001年11月26日在全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节选,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题目为编辑所加。)(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