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面对重新洗牌

2001年01月1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2001年空调销售年度的第一天,国内空调市场就有1匹和1.5匹的四款分体空调价格最大降幅突破40%,最低供货价跌破1500元。 当人们从价格的震荡中还未理清头绪时,打响低价抢攻市场第一枪的乐华空调又推出两款特价变频空调,以3000元的超低价格令人兴奋中夹杂着困惑。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有的厂商推出特价机,有的推迟订货会,有的报价单上出现空格;南方几家空调厂商在生产淡季召回工人,为迫在眉睫的反季节销售厉兵秣马;元旦这天,连算不上“大腕”的小鸭1匹单冷分体空调也以1488元低价在北京亮相。 山雨欲来风满楼。“目前空调市场品牌林立,多达200多家,众多中小品牌虽具有较大上升空间,但又受产品规模制约,而大品牌却又因营销费用过高,价格居高不下。只有既具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又具发展潜质的企业,最终才能站稳阵脚。价格的竞争只是一种表象,但也是突破口。真正的竞争是在价格背后更深层次的科学管理和长远经营。”长城数码广播有限公司副主席吴少章似乎以旁观者清的姿态坦言空调业面临重新洗牌是大势所趋。 空调的价格战不能不让人与彩电大战产生联想:低价低质、返修品、库存品…… “这些担心是多余的。乐华的几次降价行动仅仅是低成本扩张的市场需要,降价前后的空调质量绝无丝毫分别。一个注重信誉的国际化集团公司,如果以牺牲长远的市场利益换取暂时的轰动效应,是毫无意义的。”乐华空调营销公司总经理梁伟十分平静地说。 这位MBA出身的总经理清醒中不无紧迫感地认为,问题是当前空调的价格是否合理?空调本算不上高档消费品,也没多大技术含量,而其价格结构、价格标准和利润分配却不尽合理。长期以来,空调价格居高不下,根本原因并非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不肯压缩利润空间,而是上游企业零部件供应商控制着30%的高额利润。当然,生产厂家在价格问题表现出的惰性也阻碍着空调的大幅降低,眼下虽未出现类似彩电的价格联盟,但在市场推动下,几家大品牌厂家如一味用一些不痛不痒的促销活动、特价机或服务承诺吸引消费者,而回避真实的价格问题,空调行业就难以步入良性发展。特别是等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大品牌就会对国内空调业构成真正的威胁。到那时再谈价格定位,恐怕为时已晚,现在正是居安思危、起而力行,适时将价格调整到位的明智选择。 就以乐华空调为例,其价位低本是水到渠成之事,问题在于不是乐华价位低,而是其它品牌价位高了。乐华公司是一个国际化的全新企业,没任何负担,运行费用低;企业产品外销大于内销,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足以支撑内销畅通;借助企业集团低成本国际采购;公司实施有效利润激励机制等等。他们降价的目的是希望其他厂家在调整自身产品价格的过程中,不得不压缩上游厂家的零部件价格,从而整体形成良性互动环境。应该说这是对空调业重新洗牌的一大贡献,也为中国企业如何应对今后日益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