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新军细陈建厂内幕
2001年04月02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上世纪末,我国已有空调器生产厂家200多个,年生产能力近2000万台,但市场有效需求不过800到900万台。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仍有新兵不断加入,他们的切入点在哪里?
3月5日,东洋电机(中山)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这个占地100多亩、主体厂房5万多平方米、生产能力130万台的空调企业,是广东中山市去年下半年以来成立的第五家空调器厂。
东洋电机(中山)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俊章先生认为,空调器生产领域里群雄并起的局面,从产业结构、资源合理开发的角度上看,肯定是不合理的。未来几年,通过竞争,空调行业也会像其他家电行业一样,经过几次洗牌,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最后形成几大品牌分割市场。但是,由不合理走向合理的这个过程是不可逾越的。在空调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还有众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入空调行业,把这仅仅归罪于重复建设是解释不通的。市场规模巨大、产业利润率高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试想,谁愿意把自己的钱往火坑里扔?平均利润率是通过长期竞争才能最后形成。
从历史上看,很多行业里都反复上演着新兴企业战胜老牌企业的故事。为什么呢?后起的新兴企业没有任何包袱,可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吸收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借鉴前人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罗总经理认为,东洋电机的优势就在这里。
据了解,日本东洋电机与中山合资的这个企业,从日本等国引进了大批最先进的生产线和检测设备,并融汇了先进的计算机CDA设计技术和MRPII生产管理系统。在营销、管理成本方面,东洋电机比国内一、二线的品牌,要低得多;在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上,东洋电机完全采用自主开发原则。
由于消费惯性使然,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要从别人已有的份额中切分一块蛋糕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罗俊章认为,对整个空调市场重新进行细分,放弃对大的细分市场的争夺,把注意力放到小的细分市场上来,就可以切出一块新的蛋糕。然而,这就要求生产企业要不断地根据消费者新的需求,生产出有新的技术含量的新产品。
根据这种认识,日本东洋电机派出了日本空调界顶级的专家来到与中国合资的空调企业。广东省质检部门在东洋电机(中山)有限公司设立了一个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设备的空调研究所。太平三郎博士带着五个年轻的研究生,在这里专门从事空调器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工作。目前,东洋电机正在生产的家庭中央空调,是今后几年内市场上紧俏的产品。他当前的研究方向是,开发出中国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普及型家庭中央空调。太平三郎博士告诉记者,目前东洋电机的空调,从外形结构、制冷系统、系统控制等关键部位都采用了日本最先进的技术。
罗俊章指出,由于近年来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都在中国加工生产空调器,基本停止了本国生产,这就使得中国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如此巨大的市场,不是哪个空调巨头吃得完的。由此看来,当前大量资本、技术、人才进入空调领域完全属于正常现象。至于经过市场的洗礼后,最终谁能坐稳头几把交椅,就看谁的综合实力强了,对此,东洋电机(中山)有限公司有着充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