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泽:讲叙孙总的人生故事
那1982年在离家八十里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阀张辉瓒的老家,长沙县第三中学经过一年的高三复读后,高考仍名落孙山,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允许,使我走上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农村,与父亲共扶锄犁过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
一段时间过后,必竟满肚子诗书和满脑子的理想都无时无刻在躁动着我这样一个火热青年的心。毅然打破大人们说的耙头屯得稳,作田是老本的乡训,说服家父母,从师学艺。从求师到拜师,一路寻访,虔诚至极,就怕师傅不收徒。那时学徒的规矩还是依照三年制,就像现在的专科学校的三年制。按理说那时对专业技术的学习还要求更高、更精,管理更严格,就是没有现在公民的人生权利,古来一句俗语“徒弟、徒弟三年背气”每天跟师傅做完手艺回到师傅家里,要做家务干农活,孝敬师傅得泡茶、盛饭、打洗脚水,吃住都在师傅家,但是每月还要交30斤米给师傅家,我是比较勤快和讨人喜欢,特别是师娘经常夸我,当时我的师傅包括我在内有三个徒弟,后来又带了两个,因为业务越来越多,83年那时我们就在长沙城里跑,整个长沙城也混得比较熟悉了,每天一部自行车,从现在的地方出发到长沙最远的地方沙子塘要跑20公里,来回就40公里,不说做事,光跑了这些路都有你累的,但比起干农活来还是更有劲头,虽说没有工资,每天骑着单车去上下班,还真有一个国营企业职工的形式,并且一路上有很多伙伴也是蛮好玩的。
我学徒弟比起其它的师兄弟不同,因为我读的书多,又是理科,接受电气原理和知识比他们要快,好多的工作师傅就交待我,要怎么叫他们去做,工作上的精明得到了师傅的宠爱,明显的感觉就是在师傅家里做家务和农活时不会叫我去挑粪和干很累的体力活,我也明白他的心思,一心钻研电气技术,包括无线电方面的技术,做完事晚上得去市中心鱼塘街长沙市第23中—现在的王府井商场附近,参加市电业管理委员会夜校培训,晚上十一点回来还要钻研无线电方面技术,兴趣来了就是一个通宵达旦,可以说求知学艺对我来说如饥似渴,我希望自己能迅速地出师。
说实话当时家里经济还是很困难的,做了二年了没有什么收入给家里也就有些没面子似的,看到家里的困难始终感到一种责任的鞭策,这时候外面也到处都要我去做事,当时工价就出到了大师傅的级别5元/天,我在师傅这是没有钱的,一年就给你50元红包好了,你还得送礼去孝敬师傅的。
功到自然成,二年后我顺利的考到了电管会证,师傅也就由我自己决定,当时主要是徒弟多,任务不是很足,于是我顺利地完成了我的从师之旅。操办了一场谢师宴,请来乡内安装队的领导和有影响的老师傅们以及师兄弟朋友们。谢师—响众—出道。
这则故事说明:
一、 人要有志向!你要想往哪里走?要规划好自己!
二、 人要友善、要好学、要勤奋、要吃得苦。这是做人的根本和走向成功之路的基础。宝剑锋从磨练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 要有营销的本能。这个社会不缺人才和资源,关键是人才、资源如何被发现,让它产生收效,造福社会和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