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应具备的十大性能
2001年05月15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根据联合国第二届人居大会“伊斯坦布尔宣言”所创导的原则,开发商在打造新世纪的住宅时,应从“安全、舒适、优美、方便、体面、整洁”等方面出发,为每个入住者创造一个艺术的生活空间。所以新世纪的住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低居性。由于高楼大厦均在30层以上,给居者出入带来了困难,所以人们开始青睐4层到5层的小楼,或1层至3层的低层居所。这里所说的不是豪华的别墅,而是既经济实惠,又功能齐全的住宅。
随意性。住宅可活动。由于建材的革命带来了质轻质坚的功能,便使住宅变成装配件的组合,像小孩现在玩的积木一样,可任意组合;同时可用车载部件,到想到的地方去“安营扎寨”。
另一个随意性是由购房者自己认购建造地、房型、户型及多户共建等选择,造自己理想的住宅。
节能性。21世纪,由于矿产资源的不断减少,利用日光、风力等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在科技的发展中,可存蓄日光,用于照明发电、做饭、淋浴、保暖。
浪漫性。住宅、门窗的设置是由组件构成,利于采光和通风。所以不用费力,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窗户的大小和高低,以及各室厅的大小。要看日月星辰,或要看礼花等均可随时开启屋盖,方便浪漫。
监测性。人除了正常的衣食外,环境的好坏对生活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在小区和住宅内配置了自动检测系统,时时给住户提醒,那么有害物质等方面的监测就不需要请求国家有关部门来提供。
多变性。根据现在的科技发展,外墙面的精装会由不怕日晒、雨淋、能吸收光线存储能量、在夜间放射出荧光的涂料所代替。这些发光变色涂料,为建筑构画出美的轮廓来,让新住宅多姿多彩。也可利用阻燃的凹凸结构板,反映多维画面。
地方性。在大的片区住宅中,开发商除了用传统的人居习惯对自然环境进行补美性配置外,还应以自然作基础培育绿色环境,比如江南的柳、西南的松配置宜时宜地的自然环境,进而形成特色,达到当地景物的地域性要求。
综合性。新住宅的社区应具备:购物、文化、餐饮等配套设施。
服务性。新的住宅形成,其物管不是单单地收费、维修、做清洁、培育景物,而是做些宏微观生活方面的管理服务,比如象订送早餐、护送小孩和病员等。
方便性。做好小区内保时,在住宅的设计上应减少物体的互相对视性,以错角度、错方位代替对视结构。考虑不同年龄、性别及爱好,设计不同的住宅空间,进行融合和交际。私人交通工具的存放和启用应当方便,应与建筑风格的美观设计并存。不管是小高层和低散住宅,入住户的出入应以“便”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