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疾病控制中心空调通风设计
摘要:该工程是武汉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概要介绍了空调通风的设计和负压通风方面的特点,并就传染病医院的空调通风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1 工程概况
总平面布局
武汉疾病控制中心是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文件精神,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兴建。是武汉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疾病控制中心建设地点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潭大道以东,南起张公堤,北至马池路。规划用地面积18.5公顷,工程建筑面积48000 ㎡。包括门诊医技综合楼、救治中心病房楼及烈性传染病病房楼、行政办公楼、单身公寓、制剂楼、供应中心及能源中心食堂等后勤设施(见图1)。
总平面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各功能部位的布置尽量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对医护人员卫生安全保护。针对武汉医疗救治中心的特定性质,总体布置首先考虑的是明晰的功能分区,各功能严格按污染、半污染、清洁三区分开设置。考虑到武汉市常年主导风向,清洁区尽量设在用地的北面,污染区尽量设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清洁区设有行政办公楼、医护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值班公寓、职工食堂等生活设施。制剂室、中心药房、能源中心、病人营养食堂、中心供氧站等后勤保障设施;中心吸引机房布置在污染区。在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为半污染区,其中设有洗衣房、中心消毒供应室;污染区安排有门诊医技综合楼、消化道病房大楼、呼吸道病房大楼、烈性传染病病房楼、病理解剖室及太平间、污水处理站、医疗废物收集站等医疗及辅助设施。其中病理解剖、太平间、污水处理、医疗废物垃圾收集设在用地下风向的最尽端。
各病房楼的平面布置严格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病人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既“三区两通道”进行划分。
本工程通风系统的设置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独立设计送、排风系统。保证污染区时刻处在负压状态,这也是本工程设计的最大特点。
2 设计参数
2.1 空调主要房间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空调房间设计参数
2.2 冷热负荷
集中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根据各空气调节区的同时使用情况及调节方式,按各空气调节区逐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并计入各项有关的附加冷负荷确定。设计集中空调负荷根据浩辰Int V5.0软件逐项逐时计算。
集中空调总冷负荷为4813Kw, 其中,主病房大楼2941Kw,门诊医技楼1872Kw, 集中空调总热负荷为3849Kw。其中,主病房大楼2352Kw,门诊医技楼1497Kw。
生活热负荷为1830Kw,生产热负荷为740Kw。冷热负荷参数见表2。
表2 冷热负荷参数
2.3 空调冷热源
主病房大楼,门诊医技楼的集中空调冷源由能源中心四台半封闭螺杆式冷水机组提供。制冷供回水温度为7℃/12℃,与其配合使用的冷冻水循环泵和冷却泵各五台。
生活生产热负荷由锅炉房提供蒸汽,蒸汽量为4T/h,设两台2T/h燃油蒸汽锅炉。中央空调热负荷为3680Kw。空调热负荷由燃油热水锅炉提供, 供回水温度为60℃/55℃,设计采用两台2.1Mw燃油热水锅炉。
3 空调水系统设计
3.1 热力管网
集中空调的冷热媒通过热力管网分二路将在清洁区生产的冷热媒输送到污染区的病房,门诊医技楼等。热力管网敷设在半通行地沟内。
3.2 空调水系统
门诊空调水系统采用两管制,分三个系统,一路供门诊医技楼的医技部分,一路供门诊医技楼的门诊部分、一路供门诊医技楼的急诊室部分。
病房空调水系统采用两管制,分三个系统,分别供东呼吸道,消化道及手术室。
清洁区空调凝结水直接排放室外排水系统。
污染区凝结水排至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再排至市政系统。
病房,门诊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凝结水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负压隔离病房的风机盘管采用医用无凝结水的末端装置,由于无凝结水产生,最大限度消除微生物滋生的隐患。
4 空调风系统设计
门厅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直流系统, 并设置有机械排风设施, 以保证空调房间内的空气平衡。在门诊室、病房等小空间采用控制更为灵活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系统与平时的通风系统送风部分共用一套。
5 通风系统设计
武汉医疗救治中心门诊医技综合楼平面设计由三部分构成,即呼吸道门诊、急
诊部,消化道门诊、以及医技科室,平面呈Π形组合, 病房楼按不同传染病类型分为呼吸道、消化道及烈性传染病三个独立建筑。其划分的目的是充分考虑平战结合的要求并吸取2003年SARS期间的经验教训。
各病房楼的平面布置严格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病人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既“三区两通道”)进划分。本工程通风系统的设计是本工程设计的最大特点,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化分,独立设计送、排风系统。保证污染区时刻处在负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