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冰轮:攻守兼备守拙藏智谋发展
“拙”即踏实,“智”即创新。有拙无智则愚,有智无拙则乱。智拙兼备,方成大器。
10月,国务院公布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位列第一。
一时间,挤搭这辆“政策快车”的企业趋之若鹜。但炒作概念者居多,低调务实者鲜矣。
而已经在节能环保领域深耕几十年的烟台冰轮集团(以下简称为“烟台冰轮”)如今依然显得处变不惊,因为,当几十年前他们决定放弃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元凶)转而研发新型环保空调工质的时候,“节能环保”这个词汇甚至还未被公众所知晓。
几十年来,已经没有人可以计算出烟台冰轮生产的节能环保产品为国家节省了多少能源、留住了多少片蔚蓝的天空。
而现在的烟台冰轮,已经不动声色地站在了世界制冷空调技术的最前沿,其研发、制造并已被投入使用的“NH3/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被联合国誉为彻底解决“臭氧层空洞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希望。
“这是实实在在创新的结果。”业内人士的评价很简洁。“而且这是烟台冰轮在技术、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持续创新的集成。”
同时,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企业,烟台冰轮的业绩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其在内部管理,以及市场服务等方面的独到见解虽然很少见诸报端,但确有不少过人之处,值得深思和借鉴。
抢占技术高地
1987年,26个国家在加拿大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限定了对臭氧层破坏的CFCS(氯氟烃)相关制冷剂的使用。
但在此之前,烟台冰轮已经决定放弃氟利昂开始新型制冷工质的研究。这不是简单地改变技术路线,它需要承担攻坚世界难题的勇气和信心,而且在那个制冷空调风靡世界的时代,放弃氟利昂等于放弃了企业攫取暴利的机会。
1997年,日本京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签订《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削减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至此,世界各国开始寻找一种对大气、气候和人类生态环境没有影响,并且环保、节能、廉价、安全的制冷剂。
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开始作为一种天然制冷剂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其在食品加工及冷藏和化工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研究在世界发达国家已全面展开,商业化产品正被各个国家作为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可以想像,一旦发达国家攻克该技术,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同时又面临极大的环保压力,届时将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而此时的烟台冰轮,已经主动扛起这个历史重任,悄然开始了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技术的基础研究。
2005年,经过长期大量的技术研究与储备,烟台冰轮正式为一种新型利用环境友好的自然工质为制冷剂的“NH3/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立项。在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设计该系统压缩机转子型线的同时,烟台冰轮独自开始了换热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研发。
由于该项目的研发技术处在世界前沿,在研发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不少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烟台冰轮经过近两年的反复实验,终于取得了比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的制冷效率高出4%的效果。
2008年10月,该系统顺利通过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专家组鉴定验收,并填补了国内空白,样机性能指标达到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据记者最新了解,该系统已于2010年4月在国内投入运行,并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该系统具有8项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为应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制冷剂替代出路,得到联合国相关组织的高度赞誉。
最终,“NH3/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为烟台冰轮拿下了第二个“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同 时,“系列开启式单机双级螺杆制冷压缩机”也再次获得这一殊荣。而早在2001年,烟台冰轮研发的“谷物冷却机”已经荣膺过这一奖项。
这并不是全部。近两年,烟台冰轮研发的“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组及应用方法”获第十一届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承担并完成了3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在-120℃复叠制冷系统、螺杆空气增压机、飞机风洞实验等战略产品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试制成功LG40BM大型螺杆压缩机……
而这些层出不穷的科技成果从何而来?通过采访,记者总结出两个字,就是——创新。一个企业能否攻克世界尖端难题引领技术发展,能否长久地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最终都要落实到它是否具有真正的技术创新能力。
其实,冰轮形成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并无特殊之处,几乎都是一些“笨”办法,不外乎“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研发平台、产学研相结合”等等。但从烟台冰轮的身上,记者感到,他们在落实这些措施时的“踏实”精神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该公司多年保持将营业收入6%以上的资金投入研发,这一比例与国外跨国企业居于同等水平,国内目前的平均水平尚维持在1%~2%之间。而且,烟台冰轮是将这些真金白银踏踏实实地用在研发环节,一点不含糊。
同时,公司在研发的关键领域舍得花钱,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国内最先进的制冷实验室即将落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或许也是该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深探服务“蓝海”
2010年1月,冰轮集团董事长于元波在该公司经营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向生产服务型企业的转型。
在他看来,冰轮集团与国内众多企业一样,尚处于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经营的业务位于价值链的低端。然而,这已经远远滞后于世界制造业的发展。
的确,目前我国多数制造业企业均属于传统生产经营型企业,是以卖出产品为最终目标,以回款作为销售的终点。
然而,所谓的生产服务型企业,则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卖产品为手段,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解决方案。卖产品只是更高层次营销的开始,只能给企业带来很少的利润,而在后续的服务中可获得高于销售产品数倍的回报。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前期向中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工业化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为生产服务性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改变以往“重生产、轻服务”的观念,这是迟早要做,越早越好的当务之急。
早在几年前,烟台冰轮已经率先开始了建立企业服务模式的探索。
2004年,冰轮技术服务公司成立,这在该企业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其实,公司在研究国外同行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中,早已看到了这片方兴未艾的“蓝海”。
然而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市场、适合本土企业的服务模式,是个从未有人涉及的难题。烟台冰轮创造性地将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业务与传统的“三包”期内的免费售后服务划分开来,单独成立技术服务公司,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以往“为了销售而服务”的简单服务模式,并将后续增值服务作为未来企业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进行重点培育。
这就是要形成于元波董事长所说的前端销售加后端服务的“大服务体系”,也就是在立足于技术领先和质量可靠的基础上,围绕节能、环保、安全、降低运行成本等因素,不仅在维护保养、配件供应等低端领域,更要在设备升级改造、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等高端领域为存量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冰轮人将服务工作比喻为“老中医”,需要用多年的专业经验去帮助客户诊断设备故障、能耗高、效率低的症结所在,然后再为客户提供出系统解决方案,从本质 上解决问题。
曾经有一个客户,因为当初设备选型等多种原因,造成烟台冰轮的设备在其使用过程中效果不佳,让该用户感到极为不满,营销人员也很难再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技术服务公司以技术服务的形式为其设备进行了全面系统诊断。最终发现,症结并非是烟台冰轮的设备问题,而是设备选型与工况的不匹配,导致系统“生病”。
冰轮的技术服务团队迅速拿出了一个全面的“药方”,通过改造,让客户得到了超出想像的效果,最终改变了对烟台冰轮的看法,并在后来的设备招标中,坚定地选择了烟台冰轮的产品。
把最抱怨的客户变成最忠实的客户,这是技术服务公司为集团带来的改变之一。技术服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眼下中国的制冷设备市场仍然处于增量阶段,服务后市场尚未全面打开,但这是一片可以预见、值得探索的“蓝海”。同时,服务也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有客户,也有自己的营销人员。
业内人士评价说,烟台冰轮的这种服务创新充满“智慧”,他们的“笨”办法其实就是执着的职业精神。同时,这也体现出其领导层的远见和责任感。
内挖管理“沃矿”
然而,最为重要的在于管理。
“能够在50多年的发展中生存下来,并成为制冷行业最具活力的民族品牌和行业领导者,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实施管理创新。”采访中,烟台冰轮战略规划部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
早在1977年,烟台冰轮就制定实施了烟台市最早的《企业管理制度》,并在该市被广泛推广;1994年在中国制冷空调行业首家通过挪威船级社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加快了与国际企业管理模式的接轨;2001年开始实施“精确管理”模式,并荣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初步建立了具有冰轮特色的管理体系。烟台冰轮的管理体系是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起到了较好的支持和保证作用。
同时冰轮人也认识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烟台冰轮在管控模式、战略管理、组织架构、制度流程、绩效考核等方面显示出诸多的管理瓶颈,单纯靠某一项业务的创新,已不能够支持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创建国际一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面对上述情况,公司决策层认识到,管理是一门科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系统思考,科学规划,从战略、管控、组织、制度流程和绩效等方面系统推进和实施,打造出一套能够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营管理体系,为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源动力。
为此,自2008年开始,冰轮集团根据机械制造企业的特点和自身实际,实施了管控运营系统整合项目,着力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建立适应冰轮长远发展的运营模式。
冰轮集团的管控运营系统整合是冰轮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管理变革,它的核心是创新,即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扬弃,对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借鉴和吸收,以促进企业效率和综合效益的提高。这其实是一片企业发展的“沃矿”。
据介绍,该集团的运营系统整合基于“创建国际一流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及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坚持成本领先、精简效能原则,依托股份公司平台,将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相关资源作为一体进行分解,通过对组织结构设计、业务流程梳理和职能的优化设置等,使新的运营管理体系辐射各直属单位、控股公司和参股公司。
这次集团管控运营系统整合工作适逢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企业经营环境急剧恶化之时,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了检验公司运营系统整合效果最好的“试金石”。危机面前,公司的运营系统整合经受住了考验,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主要经营指标连续两年创历史最好水平!
&n bsp;数据显示,2009年,该公司在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国内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的情况下,盈利能力大幅提高,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与2008年相比,在营业收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实现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利税4亿元,同比增长100%;经营性现金净流入4.7亿元,同比增加3.8亿元,经济运行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严峻挑战,该公司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发展速度实现新的突破,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最新数据表明,1~9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利税3.1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出口交货值6.4亿元,同比增长62%。
对此,冰轮战略规划部负责人不无感慨地说:“企业管理的真谛,在于企业能够根据外界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企业管理的不足,并适时大胆地进行创新,使新的运营模式始终能够适应并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企业管理是企业的最高“智慧”。近几年,烟台冰轮依靠对管理的理解和持续创新,着力营造质量、技术、人才、市场、成本、信息化、文化等方面竞争优势。
记者看到,在烟台冰轮的“十二五”规划中,已经确立了在气温控制技术领域成为国际一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目标。
受百年不遇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世界格局经过重新调整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不确定性被认为是“新常态”,危机前相对安宁的世界将一去不复返。增长将更加难以实现,波动性增长会成为趋势。冰轮人将这种环境视为重生的良机。
相信,在走出危机之时,烟台冰轮将比危机开始时更加强大。
未来的冰轮,将从优秀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