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供暖引热议 水地源热泵应用或借势腾飞
2013新年以来,寒冷冰冻天气席卷我国南方地区,南方供暖问题成为网络话题,在这个近28年来最冷的冬天,一场史无前例的“供暖福利线是否南下”的大讨论爆发,各种声音见诸报端。
“南方人说今天3度好冷,山东人笑了:我们这零下3度;北京人也笑了:我们这零下13度;黑龙江人听到哈哈大笑:我们这零下23度。南方人听完冷笑一声:我们这是室内……”这一充满冷幽默的微博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室内供暖的缺失。
南方地区多种供暖设备齐上阵
南方供暖关乎百姓的民生,百姓有需求,就应想方设法去满足。但集中供暖涉及到的范围广、地域宽、工程大,“寒期短”、“成本高”、“能耗大”、“污染重”,成为人们反对南方集中供暖的主要理由。不结合实际地一哄而上,结果可能是消耗大量能源和人力财力,应尽管充分使用现有电采暖设备,避免浪费是一个可取的方法,但一万个困难抵不过一个民生问题,如何满足南方地区的供暖需求,还需区别对待可供暖城市。
据了解,秦岭-淮河线是50年代由中央政府划定的,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摄氏度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当时主要考虑到能源紧张、建设资金匮乏,只能优先保障北方寒冷地区的供暖。秦岭-淮河线是历史产物,时至今日,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大幅改善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这条线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情况,南方供暖的需求理应得到满足。
在现阶段没有集中供暖的情况下,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只好采取五花八门的方式解决御寒问题,包括空调、电暖炉、电热毯等已经被广泛应用的方法。这些供暖方式虽然满足了居民个性化的供暖需求,但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这些方式不仅能耗大,有的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
水地源热泵等新型供暖模式受热捧
在这场供暖引起的大讨论中,人们对南方集中供暖照搬北方模式予以否定,人们广泛认识到随着技术进步,南方集中供暖的起点较高,完全可以采取与北方不同且更加节能的供暖模式。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季采暖问题,并不鼓励大型集中供暖,而是鼓励支持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采暖方式,如中央空调、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电采暖等经济、安全、清洁、高效的城镇供热采暖系统。
水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它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空调”。被认为是目前可使用的对环境最友好和最有效的供热、供冷系统。如地源热泵利用这种技术,每户一个冬天可省下1/3取暖费。目前15万平方米的建筑采用“地源热泵”供暖,年节省标准煤约31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吨。众多城市的新建和在建建筑全部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实现冬季供暖。
我国南方地区面对节能环保面临的巨大压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供暖才有效率,才能更好地兼顾节能环保成为人们对南方供暖的共识,而水地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或将借助此次契机得到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