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亟待解决“三不合理三不够”
2012年10月18 00:00:00 来源:中国制冷空调技术网
地方热电联产的发电总量,特别是供热总量,占据了整个地方电能和热能的较大比重,为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热电联产是实现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电力行业能耗水平总体下降,做好“可持续发展地方热电”,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地方热电存在许多不合理问题亟需解决。 热电联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该市热电行业上世纪80年代末兴起,发展到现在已形成公用和自备热电厂12家。截至2011年,湖州全市热电装机总容量约为201MW,其中公用热电厂8家,供热装机设备容量177MW(含单机6MW以下的机组),自备热电厂4家,总供热装机设备容量42MW。 2011年该市热电企业供热平均煤耗约为38.56 kg/GJ,比全国小型燃煤锅炉供热煤耗平均低14.44 kg/GJ;按全市热电供热总量为1300万吉焦计算,节约标煤约18万吨,每吨标煤800元计算,节约资金约1.44亿元。2011年全市热电企业热效率平均达到75%以上;而60万机组的纯凝发电厂,全厂热效率也达不到40%。 由此可见热电联产通过因地制宜对能源的梯级利用,更好地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热电联产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从减轻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按2011年全市现有热电联产规模由集中供热替代分散小锅炉供热估算,年减少灰渣排放约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0.3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5万吨,集中供热是实现社会节能减排的有效模式;热电联产替代了分散运行的小锅炉,避免了不规范运行小锅炉易爆的安全威胁,保持了供热区域的安全环境;热电联产提高了电能质量,降低了线损。 地方公用热电厂不仅是对该市供电的有力补充,而且当电网需要时,将能多发无功和参与调峰,提高电网的功率因素和电能质量。由于各地方公用热电厂均就近上网,使我市供电线损大大降低。地方公用热电厂还是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时的电源有力的保证。 地方热电的“三不合理三不够” 纵观地方热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可总结为“三不合理三不够”: 热电布局不合理。热力发展规划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热电布局不科学,已有工业园区内热用户不足设计能力,造成能源的源头性浪费:热电厂分布不均衡,供热范围的划分不合理。热电企业普遍存在供热能力与实际供热量不匹配,供热能力远远大于实际供热量,实际供热量为供热能力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甚至更低。由于供热量严重不足,再加上各供热区域内的热用户生产、经营属性不同,供热时段的峰谷差很大,各企业组织机组生产和经济性运行困难。为确保热用户的安全稳定用热,企业内部虽然经常性地调整最佳运行方式,但由于机炉频繁启、停或压负荷运行,某些时段还采用减温减压器供热等等,还是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消耗和生产成本。由于规划布局不合理导致热负荷严重不足,热电企业的建设投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和回报,这是造成目前行业性亏损的主要原因。 热汽定价不合理。煤价/热价联动具有积极意义,为供热价格能较为及时的反映成本提供了良性的手段。各地供热价格经历了两次调整,对于缓解煤炭成本上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地区间供热价格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同等煤价情况下,各地汽价要差数十元。 机组选型不合理。有的地区热电目前供热配置中,背压机组总容量只占热电企业总容量37.5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T6423-1995标准热电联产分项条件4.10条规定,在供热系统中背压式、抽汽背压式机组应承担基本热负荷不参加电力系统的调峰运行,抽汽式机组则以承担中间热负荷为主;以及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区域内热电联产规划和建设有关工作的问题》中提出,工业园区原则上建设公用热电厂,鼓励用热企业共同出资建设,机组选型应优先采用背压机组;当热用户较多热负荷波动较大时,经论证允许配备1台高压参数抽汽机组满足热负荷调节需求。因此,有的地区热电目前背压与抽凝机组的配置失调,抽凝机组装机容量过大;特别有些热电厂配置两台及以上的抽凝机组与目前国家发展和节能要求不相符合。 管网建设投入不够。热力管网配置受原热力规划约束,政府对热力管网政策上未能给予足够力度的支持,制约热力系统的优化发展,也制约了热电厂有效拓展市场。扩大供热必须建设供热管线,现有体制只是由热电企业独家投资,明显势单力弱。由于热网其公益作用并且是大额度投资,热网建设应该列入社会城市公共设施范畴,其管线投资应由政府、或者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这样,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政府也便于管理与监督。政府应该加强供热管网建设总体规划,并承担起政府行政职能。 小锅炉替代力度不够。我们发现有的地区目前集中供热范围内替代小锅炉政策进度缓慢,执行力度不够。有的热电有限公司系原集团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的配套热电企业,由于内部的矛盾纠纷和缺乏当地有关政府部门的协调处理,造成原来集中供热的供热管道拆除,原热用户纷纷自建小锅炉,该公司无法继续生存。不少供热半径内外还有分散小锅炉低效供热,能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热电厂供热范围内存在很多的小锅炉运行,不仅有碍于节能减排,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对整个地方经济环境安全生产严重不利。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企业应大力开展节能减排,但节能减排带来成本较大增加,节能减排新技术因价格高昂不能引进。所以,政府应在新技术投入、以及减排方面予以企业更多的政策扶持。 综上所述,应既要客观地承认热电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实事求是看待当前存在及亟待解决的种种问题。(作者就职于湖州市电力行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