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太阳能产品为百姓带来新生活方式?
加罗是山南地区扎囊县扎其村村民,她家的庭院里安装了一台铝翼式太阳灶,厨房墙上的排气扇呼呼地转动着,屋内十分洁净。女主人加罗说,太阳灶既卫生、又经济,15分钟就能烧开一壶水。而10年前,她家的主要燃料是树枝和牛粪,家里每年都要烧掉几拖拉机的树枝和牛粪。
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西藏几十年前就开始利用太阳能了,如今,无论在城市还是边远山区,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太阳能装置,太阳能灶、太阳能电灯,还有太阳能热水器。在西藏,太阳能不仅被用于做饭、烧水,还被用于发电、照明、取暖等。可以说,随着太阳能科技的利用和推广,正带来百姓生活的新“革命”。
太阳能产品:干净又环保
曾让西藏农牧民引为自豪的漂亮烟囱,如今正逐渐“下岗”。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太阳能产品成为农牧区家庭的“新宠”。
66岁的索朗欧珠感慨地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原先没有任何家产的翻身农奴盖起了自家的新房,那时人们流行请手艺好的工匠用汽油桶造一个牛头型的铁炉子,上面插一个穿过屋顶的烟囱,显得格外气派,从屋顶烟囱就可以看出主人的贫富。现在,这些烟囱渐渐被电炉、太阳灶和沼气灶所代替。“我们‘烧’上太阳以后,单独盖了牛圈,还专门修了厕所,这样既干净、又方便积肥,疾病也大大减少了。”这是农牧民群众对使用太阳能后称赞最多的一句话。
上世纪80年代,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针对农牧区群众缺乏生活燃料的状况,引进了太阳能灶,并由点到面在全区推广使用,使广大农牧民群众逐渐接受并熟悉了太阳能灶的使用。在此基础上,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组织科技人员对引进的太阳能灶进行改造和自主研发,使西藏的太阳能灶技术逐步从成熟到完善。到目前,全区太阳能灶达33万台左右。
无污染、生态环保、省钱又卫生的环保产品,让农牧民群众喜爱有加;清洁能源的利用,改变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保护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过去每逢冬天,许多拉萨市民都要到市郊拉鲁湿地挖干草皮烧火。1995年,自治区在拉鲁湿地建立起自然保护区,并投资近亿元人民币,为当地居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生活设施,有效保护了高原湿地环境。一位过去常来湿地挖草皮的市民说:“那时候人们实在没办法,虽然街上有许多卖牛粪的,但是价钱很贵。现在你让他挖他都不干,一方面大部分人家都不再用火炉子,另外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明白了保护湿地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从小在阿里长大的藏族干部拉巴次仁回忆说:“以前人们都去砍红柳枝作燃料,现在随着太阳能的推广,有效保护了当地的草场植被。”
据有关专家统计,西藏每年利用的太阳能折算下来,相当于燃烧13.5万吨标准煤所产生的能量,价值上亿元人民币。太阳能灶的广泛使用,使农牧民群众每户每年可节约柴火1000公斤左右。现在,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在不断改进太阳能灶的基础上,又组织科研力量开发研制出便携式、折叠式等轻便太阳能灶。 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偏僻乡村,只有2400多人。由于水资源缺乏、居住分散,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民一直都靠油灯照明。2002年,堆纳乡政府在当地建起了一座小型太阳能发电站,堆纳乡的农牧民从此告别了没电的日子,大家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白天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夜晚全家人一起看看电视,唱唱卡拉OK,大家还能从电视上得到许多致富信息,发展副业增加收入。
从1990年开始,国家先后在西藏实施了几个影响力较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无水能无电县电力建设计划”、“西藏阿里光明工程”、“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送电到乡工程”等。同时,自治区也加大了太阳能产品的推广使用,相继实施了“阳光计划”、“科技之光”、“阿里光电计划”、“村村通电先导项目”等太阳能推广应用和研究示范项目。太阳能资源在西藏的综合开发利用,使全区17万多人依靠光 伏发电用上了电灯,近50万农牧民因使用各种太阳能产品而受益,西藏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实施太阳能专项计划的省区。
据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有关专家介绍,西藏高原地区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推广应用和关键设备的研制将为解决西藏乃至我国西部其他地区用电问题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区光伏发电的安装发电量已经达到9MWp,约占全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70MWp的13%,居全国第一。全区已经建立了县级独立光伏电站7座,乡级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300多座,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风光互补电源约10万套。
一项统计数字表明,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发一度电,就可以节约0.376千克标准煤,按照9MWp来算,一年可以节约5805吨标准煤。一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可以节能120千克标准煤,按40万平方米算,一年可以节能48000吨标准煤。1台1.5平方米的太阳灶一年可节约标准煤300千克,按照33万台太阳灶来算,一年可以节约标准煤99000吨。综上所述,太阳能光伏利用和光热利用一年一共可以节约标准煤162805吨。
太阳能供暖:节能又清洁
2007年,当雄县的村庄陆续建起了一种被动式太阳房。远远望去,这些房屋与普通建筑没有区别。走进一看,才发现房屋有个“玻璃能源屋顶”,由玻璃外罩、储热墙体、附加阳光间等组成,成为古朴建筑中一道新奇的风景。房屋冬暖夏凉,在无辅助热源的情况下,冬季室内温度可提高8℃以上,夏季室温则可降低2-3℃。这种传统建筑与新能源技术的“联姻”,为西藏开发太阳能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样本。
被动式太阳房是一种完全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材料、结构的适当选择、集取、蓄存、分配太阳能的建筑。
“尽管阿里的冬季非常寒冷,但走进教室,阳光从太阳能窗户射入教室时,总让人感觉暖洋洋的。”阿里地区中学学生扎西次仁说。通过测定,太阳能采暖教室在无其他采暖设备的状态下,室内平均温度达10℃以上,而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冬天室外气温往往在零下20℃至零下30℃。
2007年,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在西藏的部分学校、民房建筑进行了被动式太阳房技术和建筑保暖措施相结合的实验。实验表明,采用以上技术后,被动式太阳房室内温度比传统建筑室内温度高10℃左右,基本满足教室冬季采暖要求。同时,被动式太阳房的改造成本不超过学校建造成本的20%。被动式太阳房解决冬季采暖问题,不但节省能耗,而且清洁干净、省工省时,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学生学习环境大为改善。
2007年,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在那曲地区政协办公大楼示范,建设了一套太阳能集热面积300平方米、供暖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太阳能供暖系统,解决了系统集成和防冻保暖等许多技术难题,使太阳能供暖技术在高寒、高海拔的那曲地区示范获得成功。
截至目前,西藏推广被动式太阳能暖房、温室、牛羊暖圈等300万平方米,是全国太阳能应用率最高、应用面积规模最大、用途最广泛的省区。据初步统计,太阳能供暖系统一个采暖季平均每平方米的运行费用为3元,是电锅炉供暖系统的6%,燃油锅炉供暖系统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