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供暖应寻找更绿色节能模式

2013年01月14 00:00:00 来源:中国制冷空调技术网

在供暖这一民生问题上,显然不能简单地只计算投入高的经济账。当前,许多地方的经济实力已经较为雄厚,让老百姓温暖过冬,当是应有之义。

每年一到冬季,就会出现南方需不需要供暖的讨论。今年,最冷寒冬终于引发这一话题在网络和媒体上集中爆发。尤其是南方的网民,纷纷在各大论坛灌水呼吁,南方的媒体也竞相不惜版面,讨论在南方集中供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调查显示,超八成网友力挺南方供暖。作为一个南方人,记者也深刻体会过南方冬天的阴冷。可以说,相同的温度下,由于南方空气湿度大,人体感觉在南方会比在北方更加阴冷,况且,北方几乎家家有暖气,在北方过冬要远比在南方舒适。

但是,反对南方集中供暖的意见也不少。“寒期短”、“成本高”、“能耗大”、“污染重”,成为人们反对南方集中供暖的主要理由。记者也有亲身经历,南方有些城市寒期较短,寒冬冷春也就两个来月,不像北方那么长。所以,有人认为,最冷的日子开开暖炉、空调,凑合着就过去了,大可不必耗费巨资去弄什么集中供暖。也有人认为,在完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大规模投入集中供暖工程,反倒不如将供暖工程的刚性投入省下来,在加强民生能源调度的同时,直接给居民发放寒冷补贴。

现在看来,南方供暖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能耗和成本投入上。国内建筑节能领域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对媒体表示,如果将北方集中供暖的方式在全国复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2020年前,中国建筑能耗增量最大的一块就将是南方采暖。

在没有供暖的情况下,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只好采取五花八门的方式解决御寒问题,包括空调、电暖炉、电热毯等已经被广泛应用的方法。这些供暖方式虽然满足了居民个性化的供暖需求,但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这些方式不仅能耗大,有的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

所以,在供暖这一民生问题上,显然不能简单地只算投入高的经济账。新中国刚成立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制定了秦岭—淮河分界供暖线。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条线该不该调整?

当前,许多地方的经济实力已经较为雄厚,让老百姓温暖过冬,当是应有之义。随着技术进步,南方集中供暖的起点较高,完全可以采取与北方不同且更加节能的供暖模式。

因此,在讨论南方是否供暖这个问题时,其实更应关注的是如何供暖才有效率,才能更好地兼顾节能环保。

首先,有关专家认为,供暖作为一种大规模、系统化的公共服务,涉及规划、建筑、能源、财政、技术、人才等方方面面,因此,南方供暖不能仓促上马,应当“谋定而后动”。政府需要尽快制定出台适应南方城市的供热管理办法,规范供暖市场。

其次,在南方供暖实践过程中,要寻求最合适、最经济的方案。从目前上海、武汉、合肥等地的探索实践看,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热电联产是比较理想的两种模式。还应积极探索利用太阳能、水能等新型清洁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最后,比起大规模实施集中供暖改造,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加强建筑的保温性能更切实际。另外,北方现有的粗放型集中供暖方式也亟待完善,应推广按照热量付费的供热方式实施供暖。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