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0月中国家电出口形势分析
受经济危机影响,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中国家电出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持续下滑。2009年1~10月,中国家电累计进出口总额仅为263.6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15.2%。主要家电产品——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的出口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其中又以2009年上半年的出口形势最为严峻。
为应对出口下滑,中国政府积极出台和推进促进家电出口的政策——2008年年底至今,先后3次上调家电出口退税率,由11%次递提升至17%。2009年7月起,国际家电需求开始复苏,中国家电出口企业的订单逐步增加;进入9月,中国家电出口下降趋缓,出现反弹迹象。
出口趋势简况
据海关统计数据,2009年1~10月,除了受到春节影响的2月,中国家电月度出口额均保持在23亿~30亿美元,2008年同期的月度出口额在27亿~39亿美元(见图1)。
2009年上半年,中国家电月度出口额同比下降幅度非常大,并在4月降至最低点,同比下降23.8%。2009年下半年,中国家电月度出口额同比下降幅度明显减缓,9月出口额仅同比下降5.7%(见图2)。
从出口的贸易方式来看,2009年1~10月进料加工贸易额和一般贸易额仍占中国家电出口贸易的绝对份额,分别占累计出口总额的61.3%和31.5%。其中,与2008年同期相比,进料加工贸易额下降17.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额下降17.4%,一般贸易额下降11.6%。这说明,在经济危机下,一般贸易方式受影响的程度要小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方式。
产品出口情况
中国家电出口产品种类繁多,空调、压缩式冰箱和洗衣机一直占有较高的出口份额。2009年1~10月,这三种产品的出口份额合计为27.6%,其中空调为15.7%,压缩式冰箱为6.7%,洗衣机为5.2%。
小家电产品也占有较高的出口份额。2009年1~10月,吸尘器的出口份额为6.20%,微波炉为5.70%,电风扇、食品加工处理机和榨汁机、咖啡机和电茶壶以及电加热器的出口份额均在3%~4%。另外,空调零件的出口份额仅次于空调和压缩式冰箱,为6.4%。
2009年1~10月,中国家电出口额前十名产品的累计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空调和空调零件的下降幅度最大,出口量分别下降30.0%和22.2%,出口额分别下降30.4%和22.6%。
2009年10月,空调、微波炉和洗衣机的出口量都实现了同比增长。空调的出口量为106万台,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15.4%。微波炉、洗衣机、电风扇以及食品加工处理机和榨汁机的出口量也出现同比小幅上升。其中,微波炉的出口量为459万台,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3.1%;洗衣机的出口量为135.7万台,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2.5%。
出口地区情况
中国的家电出口市场遍及全球,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近些年,中国对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的家电出口增长较快。但是,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对这些地区的家电出口受到较大冲击。
2009年,中国家电对欧美地区的出口下降,其中对美国出口额下降8.4%。由于对美国出口额占到中国家电出口总额的近1/4,对美国出口额的下降必定会给中国家电出口总额造成很大震动。
对欧盟出口额的下降幅度更大,截至2009年10月,中国对欧盟的累计出口额为53.4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19.3%,约占中国家电累计出口总额的20.2%。但是,出口份额占第三位的日本市场却出现5.4%的增长。
2009年,中国对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的家电出口出现大幅下降。截至2009年10月,对俄罗斯出口额仅为5.2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42.2%。除了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对俄罗斯出口额大幅下降与俄罗斯近期的对外经贸政策不无关系。对巴西出口额 为4.7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12.8%;对印度出口额为4.5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18.9%。
从目前情况看,2009年中国家电出口下降已成定局。虽然进入9月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是由于上半年出口下降幅度太大,2009年全年肯定难以达到2008年的水平。
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中国家电行业存在的深层问题,目前中国大多数家电产品出口仍以订单式的OEM模式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也没有销售网络。这种生产模式是建立在低人工成本基础上的,是在拥有大量低廉劳动力前提下的资源优化配置。这种生产模式的商业利润主要来源于制造环节,缺乏技术创新的强劲动力。由于操作工的高流动性,难以形成技能与技术的持久积累,使得操作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导致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用工缺乏回旋余地。最近,随着家电出口订单增加,中国家电出口企业普遍感到招工难,形成了“民工荒”。
经济危机的爆发给中国家电行业敲响了警钟,以低人工成本、低制造成本为基础的低产品价格比较优势是不会长久的。中国家电出口企业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品牌国际化,提高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提高中国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实现中国家电产业的持续升级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