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本质就是能源问题

2010年07月02 00:00:00 来源:中国制冷空调技术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升温,煤炭、石油等能源的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受到广泛关注。中国迫切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在6月28日举行的“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表示,眼下全球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谈判的本质就是能源问题。争论的背后是排放空间和排放权的争夺,即利益之争。对此我国应该及时制定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加强我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的气候变化科技研究。中国在国际减排行动和谈判中已经被推到了前台。

目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项目推广成本高、技术相对落后、技术市场功能缺位等问题,软实力薄弱可能是最大的短板。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如何做到全面、统筹、可持续发展呢?刘燕华提出了具体的路径选择:一是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推动包括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合理消费等在内各领域的发展。把低碳经济的概念落在节能减排、环保、能源效率提高上,落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上,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二是低碳技术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适用技术的层次体系,做到各种技术之间互相协调。不仅要加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也要着力加强新能源技术、清洁煤技术、节能降耗等战略性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三是通过低碳技术和产业政策,扬长避短,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充分考虑碳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反制措施,在全球变化经济博弈中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刘燕华还说,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30%以上,预计到2012年将占40%左右。碳排放交易中大部分买方是境外企业,中国处于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定价权被国际买家掌握。目前我国的CER(预期的经核证减排量)合同价格在每吨8~10欧元左右,而国际市场上一般在每吨17欧元左右。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的“禁令”已给中国碳交易敲响了警钟。

对此,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认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将会运用市场化机制在新的标准下重新洗牌。目前京沪两地都已试水自愿碳减排,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成立,世博自愿减排网络也正式开通,参与上海世博会的游客和企业可通过世博自愿减排平台实现自身的碳减排,共同打造一个“低碳世博”。

两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表示,交通运输与工业、建筑并称为三大碳源,都是耗能大户。发展低碳经济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提高认识、加快制度建设、加强行业引导、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等,更应该积极探索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合理模式和有效途径,实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重大行动计划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