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LEED认证真相 专家指其商业气氛过浓
在中国受到热捧的绿色建筑LEED认证,其实并不是节能环保的代名词。这一舶来品还对中国政府推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形成强烈冲击。
预计到今年年底,被喻为“京城第一高楼”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工程主塔楼“国贸大厦”(下称国贸三期),有望获得新的“节能环保通行证”——将手中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整体建筑金级认证预审证书,换成一块正式的“金字招牌”。
届时,中国拥有LEED认证的梯队将又添重量级成员。在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项目名录中,还有300多个来自中国的建筑项目正在等待认证通过。其中不乏外资企业建筑、公共建筑、住宅,以及城市地标性建筑。
然而,对“金字招牌”不乏质疑之声。针对的不仅仅是国贸三期,还有目前所有热衷于申请LEED认证的建筑项目。
LEED认证热
LEED即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1998年由美国惟一代表整个建筑行业的非盈利性机构——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设立。
作为一个绿色建筑概念的评价工具,LEED评估体系从场地规划、保护节约水资源、能源利用和能效等六个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指标评估。按照得分多少,分为认证级、银级、金级和铂金级。
短短12年间,LEED评估体系已经发展成世界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中最具影响力的标准之一。
“LEED的参照标准,就是美国本土做到极致的前5%新建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下称住建部绿标办)主任宋凌对本刊记者解释说。
地处北京中央商务区的世纪财富中心,便是中国第一个尝试“吃螃蟹”的项目。2000年开始规划时,就冲着LEED认证而去,并成为中国最早获得LEED预认证的商业建筑。
但这个项目并没有最早吃到螃蟹。“所谓预认证并不代表可以获得最终认证。”国贸三期LEED认证咨询团队成员、北京启迪德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的彭秋粟告诉本刊记者。
据他介绍,LEED认证分为设计阶段审核与施工阶段审核。设计阶段审核通过后,就会获得所谓的预认证,没有证书和牌匾。但最终能否获得认证,取决于施工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毕竟设计是图纸上的事情,真正施工建设又是另外一码事。”
世纪财富中心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通过预认证后,施工阶段申请遭到搁置。
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LEED认证项目诞生于2005年。当年7月,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宣布,北京的科技部节能示范大楼成为首个通过LEED金级认证的中国建筑项目。
两个月后,深圳招商地产旗下的泰格公寓紧随其后,获得LEED银级认证,成为中国首个非示范性的商业建筑项目。
三年后,最先获得预认证的世纪财富中心也顺利拿到LEED金级认证。
犹如一声发令枪响,各类LEED认证开始在中国流行。中国一举成为世界上最热衷于LEED认证的国家之一。
本刊记者通过搜索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公开项目数据库发现,近年来注册申请LEED各级别认证的中国建筑项目超过300个,呈逐年上升趋势。项目多数申请于2007至2009年期间,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还有更多的项目声称要去申请LEED认证。
四年来,实际获得不同程度认证的中国建筑项目有71个,其中多为高档写字楼或外资企业建筑等。要想通过LEED认证,需要在申请费和咨询费上投入数十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引进那些绿色技术所增加的投资。
有的地产商借助这种认证来制造噱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LEED认证建筑师对本刊记者表示,相比建造一座绿色建筑的人力、物力投入,认证申请费用并不算太多。“有些建筑项目,申请材料刚递上去,就打出LEED旗号,借此收更多租金,卖得更贵。实际上,离获得证书还远得很,最终这些技术是否真的被用上,建筑是否真的绿色,消费者无从得知。”
彭秋粟也认为,LEED认证的关键在于施工阶段的审核,相当于将“纸上谈兵”变为现实。他坦言,许多开发商和业主准备做“绿色建筑项目”时,对“绿色建筑”其实是一知半解。
但对于地产商而言,拥有这块“金字招牌”或许是一桩不错的买卖。2005年,世纪财富中心董事长卫平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时就表示,虽然需要大量投资来采用不同的先进技术,但建成后整个项目的能源消耗将降低40%,加之楼内生态环境的营造,入住率高、租金收入稳定等因素,预计增加的成本可在五年内收回。
“并不是针对普通大众的建筑”
与市场上受到的追捧相比,学界对LEED认证热潮普遍不抱支持态度。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此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就直指LEED认证体系“商业气氛”过浓。
宋凌也说,在LEED的打分系统中,选用其体系内的认证师可以加分,选用其推荐的绿色技术可以加分,承诺事后帮助LEED进行宣传推广同样可以加分,“与经济挂钩很厉害”。
在发源地美国,建筑项目获得LEED认证后的好处颇多。开发商或业主不仅可以建立起“先进”“环保”“时髦”的正面形象,还可以享受税收抵免优惠或额外收取租金。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就提出“对所有当地获得LEED认证的新建建筑免除物业税”的激励政策。
中国并没有此类激励政策,但LEED认证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高租金或高卖价等经济利益,依然令诸多开发商趋之若鹜。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广受追捧的LEED评估体系实际上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两国的建筑标准体系各不相同。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中国首个获得LEED最高等级——铂金认证的建筑项目万科集团深圳总部大楼,就与中国本土的绿标三星级“失之交臂”。
住建部绿标办主任宋凌说,LEED建立的初衷,是以前5%的标准“极致”地打造绿色建筑。“可想而知,并不是针对普通大众的建筑。”
美国的LEED体系基于美国国情设计,对居住舒适度有较多强调。但江亿认为,过分强调舒适性会“走向盲目追求高技术的极端,造成更多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他还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以不点名的方式批评一些恒温恒湿高档住宅,“包括一些获得LEED认证的建筑项目,具体考察实际能源消耗,情况又高于同功能的其他建筑。我们到底为了节能,还是为了增加能源消耗量?”
地处北京东直门东北角的当代MOMA,以其前卫的设计概念和高舒适度、微能耗、恒湿恒温著称,2005年底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绿色社区卓越奖,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然而,这个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建筑并非想象中舒适和节能。为了保证恒温恒湿状态,此建筑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在10月这个既不需要空调制冷也不需要暖气的季节,该建筑依然需要通过全天候采取制冷、采暖系统和置换式新风系统才能达到普通建筑“开开窗”的效果,能耗浪费可想而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颖心此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还表示,中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普遍存在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盲目追求,忽视了建筑的节地、节材、节水、减少建造和拆卸过程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许多开发商或业主认为要建一个绿色建筑就是要采用许多高新技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能用的技术都用上。不仅浪费钱,更多的是许多技术根本与现实情况不相匹配,有时候反而会增加能耗。”
江亿认为,中美之间能源消费和生活方式的巨大鸿沟,是LEED认证注定“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北京的建筑属于间歇运行,白天开,晚上关,而美国建筑的灯一定是全年无休止地开着。而且,中国人强调靠自然通风解决室内空气流通问题,而美国许多建筑属于封闭建筑,严格要求恒温恒湿。”
实际上,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2009年对已获得LEED认证的156个案例进行能效评估调查后发现,这些当初标榜“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中,八成以上在能源和大气环境选项上未能达标,在室内环境质量上更是令人不敢恭维。
中美绿标之争
尽管饱受争议,LEED认证体系进入中国后,可谓顺风顺水。而中国政府在2006年才正式启动具有本土意义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这一年,中国颁布首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随后两年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陆续出台,中国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体系基本形成。
根据上述评价体系,达标建筑经过专家,以及测评机构评审通过后,颁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下称绿标)。绿标共分为一星、二星、三星级,三星级为最高级别。与LEED一样,这是一种非强制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据宋凌介绍,绿标的最终目的,是要促使大部分建筑达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室内外环境保护)。“就是说,鼓励那些尚未达标的建筑项目再多做一点点。”
但政府的一番苦心并未获得市场的积极响应,中国的绿标体系多少显得有些曲高和寡。目前,全国范围内仅评出60个不同等级的绿标建筑,“中国产”绿标的认知度也远远比不上“舶来品”LEED。
在宋凌看来,LEED认证在中国的大行其道,实际上对绿标的推广产生了负面影响。“我曾经问过许多开发商,为何觉得LEED比绿标好。他们可能并不了解绿色建筑,也不懂绿标体系,但想法很朴实,就说LEED是国际标准,国际标准肯定比国内标准好。”
对于开发商的追捧,宋凌表示不理解。她认为,绿标基于中国本身多年来的建筑标准体系,无论从贴近国情还是达标难易度上都要优于LEED评价体系,十分容易操作。
“基本上一个建设项目老老实实按照强制性的国家建设标准去做,稍稍再多考虑一点,例如把原本没有想到回收的东西拿去回收了,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达到一星。只有三星才需要多下很多功夫。”宋凌解释道。
面对明显的劣势,中国方面有过“反攻”的想法。本刊记者了解到,目前住建部内部分成两派意见,一派认为需要尽快将绿标推广至全国各省市,而另一派意见相对保守,认为目前的绿标体系仍有缺陷,尚需修改得更好、更公平。
“与LEED认证这类做事可以不受约束的商业行为不同,政府行为顾虑比较多,不能也不敢做其实不利于市场发展的事情,例如将很多绿色产品列为推荐产品。”宋凌坦言。
她告诉本刊记者,曾经有部分地方政府尝试快速推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但结果不太理想。“绿色建筑与其他不同,做不好就会出错,LEED就有先例,很多评上认证的建筑最后不节能,中国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宋凌坦言,中国各地的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建筑模式等都不尽相同,绿色建筑建设理所当然应该“因地制宜”,烙上“地方印记”。“一套标准不可能适用于每个地方,现行的绿标体系已经凸显了其薄弱与不足。”
目前,住建部尚未有大规模推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计划。宋凌说
:“没有研究清楚就开始弄,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我们定的一些指标本来在某些地方就定高了,而地方要制定标准,必须比国家标准更高,但实际上不应该更高,‘一刀切’反而浪费资源。”
据她透露,目前住建部和相关研究单位正在着手进行修改绿标体系的研究工作,力求更公平,更符合现实。下一步才会开始研究强制推行该体系的可行性。
“绿色建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迟早有一天会强制的。”宋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