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引爆低碳建筑新潮流 处处有科技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离开幕不足一个星期。世博会是全球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与理念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在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的背景下,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低碳世博”的口号。世博会上到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低碳亮点、低碳看点?低碳世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从今天开始,我们推出低碳世博系列报道,对此进行深入解读,敬请关注。
昨日,世博会进行第五场试运行,40万游客涌入世博园先睹为快。对于许多首次入园的游客来说,最令人惊叹的,就是那一栋栋造型奇巧大胆的建筑。
现在预言上海世博会上哪栋建筑会成为永恒的经典,可能还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上海世博会必将深刻改变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
因为,从来没有哪一届世博会,如此深入全面地对低碳建筑进行这样一系列的思考与实践。正如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所言,上海将树立世博史上的能耗新标杆。
低碳玄机无处不在
昨日下午4时23分,走出世博园的时候,上海市民周良锦既兴奋而又略带一丝遗憾——相机电池没有电了。从上午9时多开始,周良锦的相机快门就按个不停。拍得最多的,自然是那令人目不暇接的奇巧建筑。
周良锦没有意识到,这些令人震撼的建筑设计的背后,还暗藏着无数玄机。体现低碳、环保理念的细节,俯拾皆是。
“我们在设计中国馆的时候,极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环保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
中国馆层叠出挑的造型形成了良好的遮阳效果、外挑檐口的叠篆文字“中国印”实际上是一个个巧妙的通风口、屋顶与外墙上的太阳能电池可让中国馆照明用电自给自足、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就连地区馆屋顶“新九洲清晏”园林,同时也是一个降温的“空调”。
实际上,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都大规模应用了太阳能发电技术,整个世博园区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5兆瓦,相当于目前全国太阳能总利用量1/40。世博“一轴四馆”全都装有雨水收集系统,喇叭状的阳光谷不仅收集雨水,而且让空气、阳光进入地下空间,绿色植物在地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建筑被形容为“凝固的音乐”,而在世博会上,建筑更是“凝固的智慧”。在世博轴,黄浦江水被引来当空调,以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主题馆东西两侧5000平方米外墙,被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绿化生态墙,用于控制和调节展馆内温度。
外国国家展馆同样劲吹“低碳风”。西班牙馆是一个流线形、不规则的“柳条编织的篮子”,风与自然光随意的透过钢管和柳条射进室内。整个设计方案不仅结实牢固,而且节能环保。
最神奇的也许是会呼吸的日本馆,其外部由可发电的超轻型薄膜包围,馆内则采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但也许最根本性的难题还是当前中国式的“野蛮生长”所带来的诸多体制上的缺陷。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长城可以保存至今,但现在的房地产商开发的房子却平均只有30年的使用寿命。对于中国来说,最低限度的低碳建筑,就是把房子盖得结实一点。但这个毫无技术难度的底线要求,竟然也成为难解的心头之痛。
不久前,杭州举行了一个低碳建筑论坛,当地一位著名的设计师公开表示,房子30年设计一次,100年就能设计三次,如果100年只设计一次,“那我们设计师哪里还有饭吃啊?”
上海世博会让人类思维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地飞翔,它向我们展示了全世界最先进的低碳建筑的技术与理念。但在中国,我们所缺乏的,并不止这些。
第五场试运行 演练
40万观众
排“长龙”游园
观众人数压缩至40万
上海世博园区25日迎来第五场试运行演练。为了避免人流过度拥挤,降低仍处于磨合中的接待服务压力,组织者主动停止了一些观摩票的发放,将观众人数从原计划的约50万人减少至近40万人,包括15万来自上海周边浙江、江苏两省的团体观众。
人流比前几次密集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近40万观众的“压力测试”面前,世博园区无论是展馆还是高架步道,人流密集程度都明显大于前几日。园区开行的一些免费公交车辆,乘客争抢上车的现象比较严重,以致车到站后,下车乘客被上车乘客堵住,无法动弹。在一些展馆的排队长龙中,不时有插队现象发生,现场管理难度加大。
错峰参观更划算
上海世博局就此提醒广大参观者,待世博园区正式开园后,从午后到子夜仍有相当长的参观时间,同时人流相比白天较少,参观、就餐排队时间可大大减少,建议有条件的参观者入园时可避开上午人流高峰,错时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