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
摘要:本文以舒适性空调的典型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上 探讨了舒适性空调房同夏季相对湿度偏高、冬季相对湿度过低的原因,进而分析了室内 相对湿度设计不当所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达到舒适标准的要求。
室内空气品质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标准,针对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当从全过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来关注运行管理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性,并对目前正在兴起的空调清洗业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室内空气品质1引言“室内空气品质”对于暖通空调专业工作者已是“老生常谈”,但为我国广大民众知晓及有关部门重视还是近几年的事。SARS发生前几年,由于室内装修引发的空气污染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一度十分热闹,最终催生出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其它与建材相关的标准等。虽然这还不是室内空气品质标准(见本文2.),但毕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去年的SARS又引起人们对空气途径微生物污染的极大关注,一度对空调通风系统能否使用产生怀疑。空调通风系统的消毒清洗及运行管理受到重视,相继颁布了国标GB19210-2003《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等。一年来,仅风管清洗企业就新发展了数十家。应当说,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提高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从总体上看,全社会(也包括部分暖通空调工作者)对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还是粗浅的、不完善的,使这一市场处于分散、无序、各自为政、不受重视的状态,所以成效甚小。SARS期间急着要求清洗空调系统的许多用户,SARS一过又不愿做了,就很说明问题。
本文不是从管理学而是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讨论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在中国,关于空调通风技术的理论研究、系统设计及设备制造与国际水平已无明显差距,国外有关企业的技术及设备基本都已进入我国市场;而运行管理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应当看到,任何系统和设备最终是为了“用”,要“用”好它,设计、施工、管理人员都必须把能否正确地运行管理放到首要地位。
2关于室内空气品质要确切定义室内空气品质是相当复杂的事,它涉及许多学科[1].由于许多问题尚难定论和研究工作正不断深入,迄今也没有得出统一的定义。在暖通空调界比较认同的是美国ASHRAE标准62系列对“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AcceptableIAQ”的描述[2]:“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超过权威机构所认定的有害浓度,并且在该空气环境中的绝大多数人(≥80%)没有表示不满”。定义为“可接受的”而不是“合格的”是十分科学的。从本质上讲,与“装修”和“SARS”所引发的化学和微生物“污染”不同的是,室内空气品质更关心的是“非污染”(即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并未超过卫生标准)状态下的空气状况,例如著名的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就是室内空气品质不良的典型后果。尽管英文都用IAQ表示,但GB/T18883-2002称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而不是《室内空气品质标准》是十分正确的,它本质上是一个卫生标准。目前虽然在系统设计、控制技术和产品开发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真正解决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还相当遥远,所以本文的副标题只能用“改善”两字。
3关于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著名的ANSI/ASHRAEStandard62-2001在62-99的基础上作了许多修改,但最重要的修改是新加了两章内容--第七章:建造和系统启用(ConstructionandsystemStart-up);第八章:运行与维护(OperationsandMaintenance)。这是该项标准自1973年制定以来首次将系统运行管理列入正文,足见参与标准修订的各国暖通空调工作者对此问题的重视并力求其规范化。该标准自1997年起将原来的定期修订改为持续性修订(continuousmaintenance),反映了当前对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正不断进展。该标准的主题一直是如何“设计”合理的通(新)风量以满足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而新版标准在前言中特别指出:除了“设计”外,“运行”对达到可接受的 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性,以确保“设计”目的得以在建筑物整个寿命期内实现。
因此,笔者认为“设计”和“运行管理”是不可分割、相辅相存的,但就目前国内的状况,有必要强调后者的重要性。把运行管理看作“小儿科”、缺乏专业人员、是水电维修工的事情等现象在许多工程实践中存在。设计人员是否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今后的运行管理和维修问题?系统的设计和建造是“一时”的事,而使用是“一世”的事。
加强运行管理的理念应当贯穿于整个过程:设计阶段的充分考虑;施工阶段的严格监理、文明施工;施工完成的系统调试验收和竣工图等文件验收;运行阶段的监测调控和运行记录、系统清洗和维护、故障诊断和消除、系统改造等。这些环节是相互影响的,没有合理的设计,系统先天不足;没有合格的运行管理(广义上包括除设计以外的所有环节),设计再好的系统也无法实现或很快失去设计功能。
4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笔者经历的许多工程实践来看,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4.1室内参数调控不当空调系统要控制的有四个基本参数:温度、湿度、速度和清洁度。为数不少的舒适性空调事实上只能实现对“温度”的调控。即使对温度的调控也不合理,许多使用者把冬季室温调到比夏季还高,冬天要开窗,夏天穿西装还冷,既不利健康又浪费能量、危害环境。而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清洁度”控制最差,许多系统配置的过滤器级别太低,对有害气体没有采用任何措施,根本起不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这里虽然也有设计的责任,但更多的是业主的责任:很多情况下,由于业主不愿多投资和催工期,造成了系统设计的先天不足;认为空调越冷(越热)越好,造成系统运行的误区,反过来也促使设计加大主机容量。研究已证明,不适当的室内温湿度也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4.2施工中的不文明不按图施工是一方面:现代空调系统的复杂性使得任何小的疏漏都可能影响使用。工种之间的配合和接口不到位,使得系统调试不出,这在一些采用VAV系统的高档楼宇中屡见不鲜。低级的错误,如新风引入处的玻璃居然没有开口、新风空调箱的过滤器在现场无法拆卸等。更多的是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例如:某大型现代化剧院的空调系统尚未投入运行就从风管中清扫出泥桶、泥板、饭盒、扫帚等许多杂物;现场制作的风管内部留有许多带水泥沙浆的脚印,既易积灰又难清洗;风管开口只割三面,然后将铁皮翻入风管内;随便踩踏风管破坏保温层;将封闭楼梯间的正压送风竖井当成垃圾筒……,其后果都会影响使用效果,恶化室内空气品质。
4.3系统建造完工后缺少调试验收许多舒适性空调系统建造完工后没有调试,设计者也没有追踪运行记录。运行效果的好坏没有评价,这对提高设计和管理水平是很不利的。竣工图的问题比较大,与实际情况不符、文件不全、甚至没有,这给运行管理带来极大困难,风管清洗企业最头痛的是业主拿不出竣工图,要靠自己摸索。这些问题在ANSI/ASHRAEStandard62-2001的第七章“建造和系统启用”里有明确的规定,值得我们参考。
4.4物业管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即使是一些现代化楼宇的物业部门也不一定有懂专业的技术人员,一般的水电维修可以承担,有些空调操作工虽然对系统比较熟悉,但懂得系统运行管理特别是室内空气品质控制的基本没有。笔者为某著名大厦的物业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时,发现空调工不懂如何用i-d图来分析和解决运行管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4.5严格监督执法不够事实上我国也有相关的规范,例如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对系统安装完工后的调试是作为强制性条文的(11.2.1),将竣工验收时应验收“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列在验收文件的第一条。除了上面提到过的《清洗规范》和《卫生规范》外,运行管理规范也即将出台。那么多相关法律、规范如何让设计、业主、物业管理部门了解并自觉执行和有效监督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少暖通空调设计者迄今仍认为只有“消防”、“安全”、“环保”是要考虑的(因为有主管部门审查、验收),而对设计要保证室内空气品质还没有认识。但上海已出台对室内装修可用空气品质一票否决的法规。
以上列举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想引起大家的重视。并非所有的工程都存在这么多问题。笔者参与和参观的一些项目有做得比较规范的,但大多是大型、高档 或工艺性(如洁净厂房)空调系统等,与室内空气品质关系更为密切的许多舒适性空调就不太理想。
5关于空调系统的清洗SARS发生后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受到了关注。这里要强调的是,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工作是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系统工程。规范的操作包括了与系统设计和安装一样从方案设计到验收的全过程,决不是找几个“4050”人员用一些清洗消毒剂就可以完成的简单工作。国外(也包括国内一些比较规范的)企业事实上将其纳入系统服务的范畴,包括对系统的故障排除和改造等内容在内。
目前国内的情况是:空调水系统的清洗维护做得相对好一些,技术比较成熟,历史也比较长。但对普遍采用的电子除垢仪(SARS后已一律宣称有了灭菌功能)要考虑它的实际效果。用户反映有些知名品牌的产品没有效果,有的系统虽然装了但从未通过电。空调风系统的清洗虽然国内最早的企业已从事了近十年,但现状很不乐观。主要的问题是缺少法规、工作难度大、成本高、对用户的影响大以及观念还跟不上等。关于风系统清洗的详情限于篇幅不再介绍(请参看文献[3]、[4]等),这里根据笔者对上海、北京、深圳等清洗企业的调研,着重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5.1关于机器人目前正在运作的企业所使用的设备和药剂基本都为进口产品。在中国经销和使用的机器人设备大多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瑞典、丹麦、芬兰、日本等发达国家,被作为宣传的一个亮点。事实上用机器人清洗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人工比发达国家便宜,而且人工清洗的适应范围和效果远比机器人好。对于在办公楼和宾馆大量应用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管既少又短小,机器人无用武之地,展开一套系统所化时间超过清洗时间。机器人比较适用于口径大、局部构件(如调节阀)少的管道或人工无法清洗的部位。但必须强调不提倡人员进入风管内进行清洗作业,因为内部清洗时扬起的灰尘、细菌、药剂及气味会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进口机器人设备价格较高,目前装备一套清洗设备(包括清洗、监控、喷药、吸尘等主要设备)约需60~80万元,就其技术含量而言,国内完全可以制造,并已有企业在研制。
5.2关于收费制约风管清洗的最大问题是收费。首先是应当由谁承担这笔费用?用户认为已支付了物业管理费;物业认为原物业管理费中没有这一项预算;楼宇业主认为受益的是用户。其次是甲方认为收费太高。据笔者调查,国外收费折合人民币可高达单位风管展开面积(m2)数十到数百元,国内从业者认为20~25元/m2基本可行,但清洗一幢大楼要十几到几十万元还是不能为甲方接受。由于缺少明确的法律责任(即;如果发生空气品质不良或空气污染导致疾病或其他问题该由谁负责等),甲方宁可冒险选择不清洗。
5.3关于市场中国的市场是非常大的,国外企业刚来到上海看到那么多高楼,信心十足,但一了解实情,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市场难做导致低价竞争,按风管面积收费10元/m2甚至不到也有人做,其结果必然是偷工减料,因为这是隐蔽工程,甲方并不都是内行。国外有行业协会规范和制约市场,但国内从业者现在还不知道去找谁获取资质认证、由谁来规范市场。
5.4关于从业资质认证鉴于我国国情,或者是时间紧迫,我国的《清洗规范》和《卫生规范》中还没有规定相关资质的条文,也没有明确是否必须由专门机构检测清洗效果。国外的规范,如美国国家风管清洗协会NADCA的总规范[5],对诸如从业资质、业绩、所用材料和药剂的认证、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安全等都有明确规定,可以借鉴。从业企业必须具备空调通风系统的知识和施工安装能力,否则可能把风管洗干净了却把系统搞坏了。应当把清洗纳入系统服务的范畴,可以同时实施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改造等。物业公司不可能也不必事事都自己做,委托给专业性公司来做,可以获得更好的质量和效率。
5.5关于设计与施工许多问题上文已提到,这里特别再从风管清洗的角度提出一些对设计和施工的要求。设计者要考虑今后清洗的方便性,如吊顶检修孔的位置和大小、风管上预留检修口、避免长度方向风管上下重叠、谨慎使用超级风管和玻纤增强风管(无法机械清洗或洗不干净)、设备吊装要注意清洗时拆卸的可能性等;若系统今后是不便清洗的,那么设计时要提高配置,如提高过滤器级别等;施工者除了文明施工外,最重要的是必须保留修改记录(包括系统改造、重新装修对系统的变动等)。这里还要提出的现实问题是:竣工图到底谁(在)负责?
5.6关于清洗的重点实际调查中发现风管内部的污染并非象有些企业宣传图片中那么严重。室外环境清洁、系统配置合适、室内使用者卫生习惯良好的系统风管内并不脏。清洗的重点应当是过滤器、盘管和风机。但过滤器的清洗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清洗会带来效率下降、二次污染等问题,所以是& ldquo;洗”还是“换”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大多数情况下“换”比“洗”好。
根据我校有关课题组正在进行的调研和实测,清洗盘管不仅降低微生物污染,而且可提高风量,对运行节能也是有效的。清洗风机积灰的叶轮还可降低运行噪声。
6结语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SARS等事件的促动,“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已逐渐为民众所认识和接受,这对暖通空调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应当抓住时机,正确引导,认真实施,在实践中提升空调系统的“品质”。
6.1要将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作为舒适性空调的主要目标(工艺性空调也要适当考虑),所以“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的目标可以改为“健康、舒适、节能、环保”。若室内环境对健康是有害的,谈舒适已无意义。
6.2系统的最终目的是“用”,正确的运行管理对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至关重要,这一思想应贯穿于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全过程。特别是系统设计者要明确:设计是为全过程奠定基础的,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运行管理的需求。施工监理要监督按图施工和文明施工。调试验收工作和文件归档不可忽视。
6.3业主或物业管理部门要重视培训合格的运行管理人员。
6.4相关的法规已经或还将发布,要尽快明确各方的责任、落实监督检查的程序。
6.5空调系统的清洗是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要尽快明确主管部门,实行资质论证,建立或纳入相关行业协会,规范市场,保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