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低碳实验场” 将节能做到实处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碳捕捉、碳储存,低碳范例……国际调研小组所到之处,这样的热词扑面而来。
可能还不仅仅是桌面上的词汇,抑或止步于政府的行动纲领,在北欧,低碳生活已成为当地人的主流价值和时尚指引。
持续多日的冰岛火山灰让北欧的航空业遭受沉重打击,但并没有让那片天空下的人们感觉特别异样,蓝天白云仍是主打天气,人们骑着自行车在古典的城市间自由穿行,随处可见的公园绿道上,孩子们欢笑奔跑。
反差并不可怕,罗马非一日建成。只是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从今天开始,在转型之道上每遇利益博弈抉择之时,我们是否能把“低碳环保”真正放在事关子孙后代、民族未来的高度来考虑?
低碳技术引进潮前广东不妨头脑冷静
温家宝总理说,到2020年,中国非石化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15%的目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比2005年要下降40%—50%。
可以说,中国政府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来进行这场绿色革命,这是当代中国的又一次伟大转型,向低碳转轨,也是广东转型之路的关键所在。
无疑,在这场大战役中,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可能需向发达国家包括北欧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这也是世博会上,很多发达国家向中国推介的主题。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眼睛在盯着中国,盯着广东。
在这方面,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已开始行动,这在我们北欧之行中已充分感受到来自这些区域的海外谋划。
但广东的最佳路径又是什么呢?
不可否认,当今世界,除了欧洲拥有发达的清洁能源技术,美国仍是技术最为发达、实力最为强劲的国家,日本、韩国也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面对如此多样的低碳技术市场,我们会不会乱花渐入迷人眼?我们当如何处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如何看待眼前与长远的利益?
长年在海外工作的中国驻瑞典哥德堡总领事馆总领事崔惠欣忠言相告。他建议广东一方面要大胆走出来,睁眼看世界;另一方面要审慎引进,学习不能盲目,完全照搬肯定不行。
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因盲目引进而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何况,核心关键技术别人会输出否?
前车之鉴,在新一轮低碳技术引进之潮来临之时,广东需慎之又慎、科学决策。
今日世界中国,已是今非昔比。
例如碳捕捉储存技术,可能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挪威已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其实中国的科学家也已在南海等地实验,引起了挪威人的关注,这种本土力量,是不是我们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需特别平衡考虑的国家元素呢?
总领事崔惠欣给广东指出一条节能减排“明路”
北欧值得看、值得学
记者:您在国外多年,怎么看待广东这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崔惠欣:大家都知道广东在中国是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取得很大成绩,但今后怎么科学发展,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环保方面,不注意这方面就将制约广东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确实值得我们研究、借鉴、推广。
记者:您说过瑞典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国家,它在水污染处理、清洁能源生产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面,但这些对于广东来说,可学吗?
崔惠欣:我觉得北欧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但这种学习不要盲目,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工作,我建议可从大学入手,特别是我们这个领区,有几所非常著名的大学,它们在环保方面和新能源方面有很多的研究和发明,我们的专业人员可以到这边来看看,同时也请这边的专家学者到我们广东去,根据广东的实际情况提一些建议,我们非常愿意推动这 方面的合作。
记者:从目前来看,交流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崔惠欣:还是双方彼此不太了解,交流少一些,所以我希望能够重新审视一下北欧科技方面的优势,特别是环保低碳方面,他们很多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记者:对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您认为主要是引进还是通过引进来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
崔惠欣:我认为我们引进的同时要根据广东的实情,研究出适合广东的办法,有些东西不能照搬,每个地域有每个地域的不同,比方说瑞典在污水处理方面是领先的,一些北美的人都到这里来学习,我们应该在这方面下点工夫,在污水处理、空气污染方面下点工夫,走出自己的路子。
记者:对于核心关键技术,他们会不会有一种自我保护?
崔惠欣:总体来讲,对人类发展的共同问题,技术保护的问题应该不大。但如果涉及高尖端技术,会不会有所保留?这很难说,所以我们总领事馆也在跟他们不断交流,探讨哪些方面可以引进、输出。但对于我们来说,关键还是要走出来,开阔视野,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做什么,才会回去研究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方法。你们这次来进行国际调研,这就是创新啊,干什么事观念一定要改变,不能墨守成规。
对话瑞典马尔默市环境部可持续发展主管特雷沃·格雷厄姆
造船基地转型的低碳“魔法”
瑞典斯科讷省马尔默市的城市创意让人惊讶,欧洲第二高楼———54层的旋转大楼———灵感居然来自扭动的躯体。
标新立异,马尔默就是以这种理念来进行城市的再造工程,告别曾经以造船业谋生的形象。现在,这里是一座更绿色、更低碳、更优美的海边城市,其内核则是更国际、更现代、更具创新精神。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低碳实验
记者:这里风光如此优美,很难想象曾经是一座工业化城市。
特雷沃:在上世纪50年代,马尔默就是一座工业化城市,是建筑、造船工人居住的地方,也是离欧洲大陆最近的城市。到了90年代,我们开始成立自己的大学,整个城市开始科学发展,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科技经济时代,环保技术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兴起的,新的理念让旧的造船基地发展成为一座可适宜居住的城市,一座有吸引力的城市,转变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用有机垃圾生产沼气,城市集中供热、制冷
记者:你们的城市再造工程主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造?
特雷沃:我们开始大规模采用新能源,主要是风力发电,小部分是太阳能,现在我们的风力发电能够提供40%居民的用电,发展很快,我们希望到2030年全部能源都采用新能源。
整座城市集中供热、集中制冷,减少了很多能源浪费,其它还有绿化城市、修建公园等,你看我们的屋顶都充分利用起来,用来建小花园。
还有,我们的有机垃圾是储存起来用来生产沼气的,在我们这里就有全瑞典顶尖的用有机垃圾生产沼气的公司。
对建筑材料要求越来越高,政府顶住开发商压力
记者:现在马尔默城市低碳实验模式有没有在其他城市推广?
特雷沃:我们希望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广到其他城市,全球气候变暖,这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难题,仅仅局限于城市意义不大。上世纪90年代,我们开始做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讨论最多的是能源怎么利用,每种能源需利用多少,现在我们与隆德大学有紧密合作,建筑上的材料要求也越来越高,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有开发商曾质问政府:为什么你们的要求会这么高?为了节能低碳,就必须这样。有些房屋没有供暖系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建筑,我们就需用新材料来重新利用、翻新。
六成公民骑车上下班,汽车用量下降一半
&nb sp; 记者:马尔默街头骑自行车的人很多,我看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交通工具。
特雷沃:汽车减少是一座城市低碳实验的重要方面。城市再造时我们就考虑要用有轨电车、自行车来替代汽车,现在我们有六成的公民上下班是骑自行车的,这样既快,又健康环保,公交车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用量这几年降低了51%左右。
民众一开始也反对,后来支持率就高了
记者:城市的这种低碳再造工程民众的支持率高吗?
特雷沃:当初我们提出要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宜居城市、低碳环境,响应的人不多,只是一小部分人在做,私人企业、政府部门、机构,这是初始阶段,但慢慢地,加入进来的人越来越多,我想说,低碳实验刚开始可能看不到前景,但慢慢就会露出光明。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我们的城市低碳实验与中国的唐山、香港都有合作,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板生产国,我们在清洁技术、能源方面与广东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30年经济增长近八成,能耗基本不变,丹麦怎样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丹麦低碳范例”的六条真经
据中国驻丹麦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仇光玲介绍,丹麦早在2003年“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提出之前,就以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为目标,实质上已开始探索自己的“低碳之路”,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丹麦目前已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能源产业,常规的支撑技术包括:清洁高效燃烧、热电联产、工业化沼气、风电和建筑节能等。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尚在开发和试验的新技术有:第二代生物乙醇、燃料电池、新型太阳能电池、海浪发电等。
近年丹麦官方对外一直标榜的是“丹麦范例”(TheDanishExample),即丹麦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保持稳定,能源强度不断下降。自1980年以来,丹麦的经济已增长了近80%,但能源消费量却基本不变。
与此同时,由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治努力,丹麦的能源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可再生能源占丹麦总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已超过19%,其中发电量的28%来自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力发电。
现在,低碳经济日益成为丹麦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能源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量达520亿丹麦克朗,占当年全部出口总量的10%。
出于本国发展需要和维护国际形象考虑,丹麦采取多种措施,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方面,促其“低碳之路”继续发展。
一是探索建立完善的能源体系,以发展能适应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减少对环境影响的竞争型、可持续型能源技术。
二是研究本国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设计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大力支持奥胡斯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去年刚成立的格陵兰气候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开展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研究。
三是研发更具实效的新型环保技术,包括减少空气、水土污染,开发环保友好型产品和生产流程,优化资源管理等。
四是通过研发生物产品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发展竞争力明显的生物资源产业,包括食品质量安全、人畜健康、预防生活方式引发的疾病等。
五是开发节能环保型产品。通过政府支持购置关键领域的实验设施,鼓励企业大范围地研究、示范新技术。
六是减少和消除包括海运在内的交通体系和交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新能源项目总经理托娜·奥克
挪威的新技术:“捉”碳,再存到地下深层去
挪威人很关心:
广东是不是可以把火力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注 入到南海的地下?是不是有应用这项技术的可能性?我们也在关注中。
记者:大家知道挪威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挪威就是因为发现石油而一夜富裕起来的。
托娜·奥克:对,我们公司是挪威最大的石油公司,1972年成立的。但我们也认识到,油气资源将越来越少,所以我们现在的业务中新能源技术的比例逐渐提高,这不仅仅是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也是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现在主要致力于哪些新技术呢?
托娜·奥克:我们能源结构中新的领域,一是离岸开采石油,一是碳捕捉和储存技术,特别是后者,是应对气候变化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现在正致力于扩大业务。
记者:具体是怎么“捉”,怎么“存”的?
托娜·奥克:我们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装一个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就把二氧化碳捕捉下来,接下来再用相关设备装置,把二氧化碳注入到地下深层中去,密封起来,但这种密封不需人为。但注入到哪里、注入多深才不会泄漏出来,这要根据各地的地质构造来决定。
记者:这种技术是何时开始研发的?
托娜·奥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时挪威出台了二氧化碳税,公司就必须考虑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慢慢地,我们就开始了碳捕捉及储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
1996年这项技术最早用于海上油气开采项目,逐渐推广到其它领域,作为核心业务,开始了它的产业化推广。我们甚至考虑了5000年后地下碳储存的强度。
记者:低碳环保时代,人人谈“碳”生厌,你们的科学家是怎么看待“碳”的?
托娜·奥克:其实二氧化碳也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它有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可注入灭火装置中,还可注入到油田中,把油压上来。
我们留意到中国专家在南海尝试碳储存技术,广东是不是可以把火力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注入到南海的地下?是不是有应用这项技术的可能性?我们也在关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