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式空调机组能效标准9月1日全面实施
多联机正在中央空调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中央空调制造商已将产品发展的重点落在多联机上,多联机能效标准的制定实施因此牵动很多企业的“心”。
但事实上,即将于2008年9月1日实施的GB21454-200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标准(以下简称多联机能效标准)并没有让企业为难。几乎所有的中国多联机生产企业都表示,其产品都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出现这种状况,并不是因为多联机能效标准的指标定低了,而是因为企业都及早进行了准备。”美的集团张浩辉解释道,“以美的为例,我们早在标准启动制定之初,就积极进行了准备。我们现在大部分产品都为能效2级产品,也有一些产品达到1级能效水平。”而一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则表示,其产品目前多在4级能效水平,达标并不困难。“由于早在2002年,多联机性能标准实施时,我们就对产品技术参数进行了调整,现在,我们所有产品都可以达到多联机能效标准要求。”安徽一家多联机生产企业技术负责人透露。
用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衡量能效同其他能效标准用COP值或者EER值衡量产品能效水平不同的是,此次多联机能效标准采用了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来衡量,企业都很认同这种衡量方法。
据某技术专家介绍,此次多联机能效标准主要参考了GB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进行制定,GB18837-2002标准引用了美国制冷与空调协会的综合部分性能系数(IPLV)概念,标准规定以4个卸载级即100%、75%、50%、25%的性能系数为基数,再乘以相应的权重,综合得到的部分性能系数,该系数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系统的节能情况——为此,多联机能效标准沿用了这个系数指标,并将能效水平门槛值定为与GB18837-2002中的能效最低值相同。
“这使得很多企业几乎不需要准备都能符合标准要求,因为早在2002年,他们就已经进行过调整。”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石文星推测说。
据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成建宏介绍,即将实施的多联机能效标准将多联机产品的能效水平分成5个等级,其中1级产品的能效水平最高,2级是达到节能认证所允许的最小值即节能评价值,3、4等级代表了中国多联机产品的平均能效水平,5级是标准实施后市场准入的门槛即能效限定值。
不考核制热性能、对定速多联机有特殊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多联机能效标准并不对产品的制热工况进行考核。“考虑中国商用多联机以制冷为主,同时鉴于测试数据的积累限制,此次标准制定仅考核制冷工况。随着热泵技术的发展,制热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应用,使用的低温环境将得到拓展,我们计划在下一版标准的修订时,通过实际积累的数据,再增加制热考核。”成建宏介绍说。
成建宏认为,企业还应该注意的一个事项就是标准对定速多联机的测试系数进行了修正:“这样的产品目前在中国有很多,需要不停地开停机,会造成一些能耗损失。
所以我们在标准中进行了特别的规定,要求这样机组需要作-7.5%的系数修正,也就是说,按照标准计算方法测算出来的值要乘以92.5%才是这类产品的最终测算值。”
据悉,即将实施的多联机能效标准还规定了超前能效指标。按照计划,到2011年,多联机的最低能效值将提升到现在的能效3级水平(见表3)。有标准制定参与者认为,这个指标只是个计划值,有可能会改变:“我们将于2009年启动产品性能标准的修订研究工作,有可能对测试方法进行完善和修改,一旦测试方法修改,这个指标就有可能改动。”
企业积极准备
接受采访的企业均表示,已经准备好实施该标准。上海大金空调有限公司史剑春透露,大金目前的80%的多联机产品已经获得了节能认证(2级以上产品可以申请节能产品认证),其中有30%的产品达到能效1级要求。
“我们现在已经按照标准要求,准备在产品说明书上注明产品的名义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及额定能源效率等级等指标,今年9月1日起,我们将在出厂的产品说明书上全部标识这些参数值。”史剑春说。
还有个别企业表示,目前已经在说明书上进行标识。“我们从7月份开始,就在每批产品的说明书上标识产品的能效等级。”广东一家企业技术负责人说。
据了解,由于GB/T7725《房间空气调节器》和GB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存在制冷量区域的重合(7000W~14000W),对于该区域产品是否应该实施GB21454-2008标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一位负责人表示,企业可以按照产品的用途进行区分,选择进行标准的实施。而大部分企业则表示,该制冷量区间的产品他们已经积极准备GB21454-2008标准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