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两器:甩掉包袱 砥砺前行
两器,是指蒸发器和冷凝器,也是制冷系统中的热交换器,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两大部件。作为空调冰箱的上游行业,近几年冰箱空调的稳定增长为两器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增长空间,在过去的一年里,结合国家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家电整机终端消费市场的推动,整机厂对两器的采购量一直都非常庞大。同时也由于冷冻冷库的需求量增大,也使得两器行业呈现快速扩容的局面。
格局:广东两器崛起,紧追浙江步伐
据制冷商情记者了解到,目前的两器市场竞争逐渐进入加剧期,并呈现了寡头垄断的局面。在大家的传统认知中,江浙历来就是是两器的强势地区,在占据市场份额半壁江山的领头企业中,常发、康盛、常蒸蒸发、常州丰润等江浙企业就揽括了近40%的全国市场份额。据了解,江浙也是我国最早形成的两器生产基地,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江浙就形成了两器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制造各个环节的产业集群,其生产企业之多、产品数量之大、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之成熟,都让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
但是近年来,广东两器市场通过成本控制、区域协作,也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集群,复制了江浙的发展模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过去从江浙采购电机、铜管等部件的历史,慢慢转向了就近采购,浙江两器依托其产业集群化而获得的成本优势“光环”正在逐步褪去。
科威力总经理何扩成形容广东两器崛起的现象,形象地称之为“逐步拉近与浙江两器的距离”。佛山科威力去年两器产品的销量又突破了一个亿,随着新厂房的投入使用,科威力的产能得到释放后,其立足两广的目标开始更进一步,逐步问鼎全国市场。据了解,科威力生产两器所用的铜管已不再是直接从浙江的铜管生产厂采购,而是从上海购进电解铜后,委托广东当地企业加工成铜管,由科威力支付加工费,这样的铜管每吨价格比直接采购来的要低1千至2千元,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同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国内经济中心逐步由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进而带动长三角劳动力价格“水涨船高”。据资料统计:2010年浙江省最高一档的最低月工资标准从960元提高到1100元,成为全国最低工资最高的省份,而早在2005年,长三角的月平均工资就已经高出珠三角265.66元。作为高度依赖劳动力的行业,浙江两器生产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已不复存在。市场的形势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浙江两器“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始受到了来自广东产业集群的冲击,以科威力为代表的广东两器企业追赶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迷茫:量大了,利润却变薄了
近几年来,我国两器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2007年销售额首次超过了50个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小幅下挫后仍速度不减。2010冷冻年对于众多两器厂家而言,是既兴奋又迷茫的一年。因为政策的推动、市场需求的扩大、诸多利好因素导致大家都纷纷扩大产能,不断上规模,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大幅度增长。但是量大了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利润,相反的,利润空间在慢慢变薄。温州五环市场部李经理告诉记者:“去年我们的总量增加了2/5,利润却降低了8个百分点”,温州五环主要生产的是蒸发器,去年该厂一直在积极引进设备、以期扩大产业规模。
据制冷商情记者了解,在整机方面,2010年整机厂对两器的采购量一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但其实随着整机厂陷入紧张的价格战,降低成本成了第一要务,各大品牌会不约而同选择压低零部件采购价格,把竞争风险转移至产业链上游。杭州沈氏销售总经理方彦这样分析到:“大整机品牌之间的竞争导致其为控制成本压低了两器的进货价格,这种现象预计在2011年会更加严重,会使得很多中小企业都难以维持。”据方彦介绍,杭州沈氏“沈氏交换器”的主要客户有美的、格力、志高、格兰仕和TCL等知名品牌,部分客户对其产品的采购份额更是占据了总采购量的60%-80%,受价格战影响,利润会有所波动。
而浙江高翔工贸总经理舒宪峰则认为:“工厂费用的日益增长和人工、材料等费用的居高不下也是导致利润变低的原因。”据舒总介绍,去年浙江高翔的两器产值突破1亿,占了其总产值的80%,因为主要运用领域在商业冷库这一块,所以受到来自整机厂的竞争影响最小,但利润空间的变小却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江浙地区一路高涨的劳 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浮,成为了挤压利润空间的两把“利刃”。
影响:变动阻滞前行脚步
产业集群化带来了两器企业的飞速发展,上下游配套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成本,但上下游出了一点状况都会波及到两器企业自身的生存。例如在业界闹得沸沸腾腾的“铜铝之争”,早在2007年,有关空调连接管的“铜铝之争”就曾在市场引起广泛关注。引发铝代铜的关键原因本来是铜资源的紧张,但是不少知名空调厂商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参与助推,势必要使之成为行业趋势,不过不久前国际铜业协会与志高在京推出“CU 铜抑菌变频至尊三超王”空调,却将翅片由传统的铝改成全铜,使得“铜铝之争”的走向变得不明朗。而据专家分析,采用全铜翅片后,一台1P机用铜量将增加6公斤左右,直接成本将增加近1000元,其产品终端价格还会有所增加,消费者会不会为此而乐意“买单”也是个问题。
另据浙江康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铜和铝的物理特性总体参数十分接近,铜是传统使用最广泛的制冷管路材料,除在冰箱、冷柜等产品中已基本被钢管替代外,目前空调行业仍然在大规模使用铜管,纷争的走向直接将影响到两器企业的未来发展。据了解,铜材、铝材是蒸发器和冷凝器制造的主要耗材之一,二者合计占据两器成本的40%-60%,用铝代铜还是改用全铜,不仅会影响制作工艺和设备的变动,还会使得耗材资源价格随之浮动,直接影响到两器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产量的稳定。 同时,大多数有实力的空调厂商也自己设有两器配套厂,空调产销两旺时期,空调两器行业60-70%的产品基本由各大品牌自身的两器厂完成配装任务,留给专业的两器企业的份额只有30%左右。在销售不畅时,空调企业为控制产量,就会首先剥离掉这30%的利益。因此如果两器厂家在面对同行竞争和同整机厂合作的过程中,即使拼命扩大产能、压低价格,也还会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而两器企业在整机两器业务削减的时候,会不得不转移到其他如冷库、冰箱、移动空调等领域以寻求平衡,这样就会加剧行业竞争,继而引起恶性循环。
出路:多路出击谋求“稳着陆”
2010悲喜交加过后,众多两器厂商开始寻找一条理性的发展之路。在困境与机遇面前,大型企业和中小厂商所承担的压力和谋求出路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拓宽业务范围是众多企业的不二之选,因为其能减少企业对现有发展模式的依赖,从而降低风险指标、分担危机。温州五环李经理就表示:“在2011年企业将扩大产业链,向大型耐腐蚀、海水船运领域进军,这是市场的需求决定的,11年将为此大规模引进新设备,重点发展新客户,拓展现有的渠道。”而佛山科威力的何总则提出了两点规划:“一是扩大产能,二是在积极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把注意力投放到国外市场,加大力度做出口项目。” 与国内销售相比,两器出口海外市场能够带来更高的利润,会让企业趋之若鹜。
而越来越多的两器厂家看到了同行恶性竞争的危害,因为要想在空调产业链上获取应有的“话语权”,除了上规模、形成绝对的产能成本优势之外,加大同行合作、减少恶性竞争也是势在必行。河南科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清丰就表示愿意与业内同行合作,取长补短,共渡难关。同时两器企业积极获取资质和家电企业的认可,也是当下比较稳妥的解决之道。据方彦介绍,沈氏的稳定发展得益于一直以来以发展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体为目标,因为两器是整机的核心零部件,两器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所需的时间长、要求也较高,所以一旦获得认可,其客户资源一般不会轻易流失。
增强两器研发能力也是获得“话语权”的重要砝码。江苏丰润电器 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清平说:“目前两器企业都习惯由整机厂直接提供图纸和相应原材料,两器厂按图纸生产,从中赚取加工费,这样的模式会导致两器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现有的窘状让两器企业开始积极谋求自我研发创新,在2010年中国冷博会上,杭州沈氏展出的第三代换热器,凭借其体积小,机型新颖等特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关注。据方彦介绍,沈氏能一举获得众多知名品牌的亲睐,完全是凭借其卓越的研发能力一路领先的结果。佛山科威力何总也表示:“科威力自创办以来,就非常重视生产设备的投入,平均两年更新一次生产设备,三年全面更换所有的生产设备,使我们的生产设备总是在国内的同类生产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这也是我们能够成为广东‘两器’生产企业龙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浙江高翔的舒总则快人快语:“两器的提高就是外形和能效的提高。”在国家的一再倡导下,再加上新的空调能效标准的实施,空调整机厂对旗下产品的能效水平尤为重视,因此能有效降低空调整机能耗水平的两起产品,虽然采购成本偏高,但仍然供不应求。吴清平介绍到:“以前是为了控制采购成本,整机厂基本放弃了型号为9.52的这一款产品。但现在它又开始接到订单了,就是因为整机厂为了生产符合能效标准要求的产品,最终决定重新选用这种两器。”同时方彦也表示:“体积变小是两器发展的另一个趋势。第三代产品除了性能优势突显之外,其体积和外型也是获得欢迎的原因之一。体积的变小也意味着材料的节省、成本降低,更具有竞争优势。”
另外,“微通道”也是未来研发的一个重要趋势。浙江康盛总经理陈汉康非常看好“微通道”的各项性能优势:“微通道换热器采用全铝制造,更节约能耗,加工成本更低,当空调报废回收时,传统的两器还需要进行铜铝分解,而微通道换热器只需要释放制冷剂后即可直接回收。另外,在相同换热效果下,微通道换热器体积比传统两器要小,但热交换率更高。”作为新事物,微通道换热器如果最终顺利应用于家用空调生产领域,将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
在原材料价格变动上,据了解,目前两器厂主要采用套期保值模式来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两器生产造成的影响,套期保值就是合作双方签订一个中长期合同,把铜、铝价格相对锁定,国外客户大多采用这种模式,另外还有双经销和均价等模式。舒宪峰则采用控制原材料进货时间,预交一部分定金的办法提前锁定价格。方彦表示企业也会考虑根据铜价的价格浮动来跟着浮动定价,以最大程度减弱原材料对成本控制的影响。同时,把发展触手延伸到两器的上游领域,也是办法之一。长发计划在2011年将上市募集的资金投入新项目,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积极开展铝箔、铜管的生产。
2010冷冻年作为一个行业的风水岭,不仅是政策改变年,也是企业改变年;不仅是空调企业年,也是两器企业年。两器企业想甩掉身上的沉重包袱,跨步砥砺前行的话,还需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