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产能现扩张冲动 产能总和超1.6亿台

2011年01月26 00:00:00 来源:中国制冷空调技术网

我国家用空调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各个工厂对生产能力的再次扩张,2011冷冻年度,美的和格力分别在邯郸和武汉新开了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奥克斯南昌基地二期工程已经投产,而天津基地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另外据传,志高空调在继江西九江之后,曾有意愿安徽芜湖再开设一生产工厂。

如火朝天的生产基地建设给人一种错感,仿佛现在中国空调产业仍然处在成长期。众多工厂通过新开基地和生产线工艺改进的方式对产能的大幅提升,也使得我国的空调制造由此攀上了新的高度,全球空调由此镌刻着中国制造更深的印迹。

然而,产能的大幅提升也在激化着供求矛盾,在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这种繁华与浮华仅为一线之隔。

我国空调产能超1.6亿台规模

以海尔、美的和格力为代表的主导品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在广东和青岛之外的区域广泛地开设了生产基地。时至今日,他们已经在安徽、重庆、湖北、河南、河北多个省份设有工厂。而国际化空调品牌如三星、LG、日立、夏普、富士通、松下等等也都把生产中心设在中国。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据公开的数据显示,美的空调的武汉、芜湖、广州(华凌)、邯郸和顺德五个生产基地的设计总产能达到了3000万台,其中顺德工厂的产能更是高达1200万台。而空调产业的另一大巨头格力在珠海、郑州、合肥和重庆四个生产工厂的产能总和也将近3000万台。主导品牌之一海尔空调在青岛、武汉、重庆、合肥、大连、胶南和胶州七个生产基地的总产能将近1800万台。

另外,志高空调南海生产基地的产能在1000万台左右,奥克斯宁波和南昌基地的产能总和也将近1000万台,格兰仕中山生产基地的设计产能为1200万台,TCL空调中山和武汉两个生产基地的产能总和为500万台(不包括TCL德龙工厂)。这几家国产品牌的总产能已经超过了一亿台规模。而长虹、海信、科龙、月兔、春兰、扬子等多个国产品牌的产能都有数百万台,LG在天津、松下在广州、三星在州、日立在上海和芜湖、富士通在上海、夏普在上海等多个外资品牌的生产能力同样都在200万台以上,其中,LG、三星的产能都超过了500万台。除了上述家喻户晓的品牌之外,在浙江和广大还广泛存在着小型企业,他们的生产能力也不容小觑(见表)。

经过这么多年以来不断的生产扩张,国内基本形成了广东、江浙、安徽、湖北、重庆、津冀豫和青岛七个生产圈。这种生产基地的布局,大大缩小了各个企业的物流半径,提高了生产工厂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内外销市场高昂支撑乐观预期

也许,连续两年旺季时期出现的大面积断货现象直接刺激了工厂的生产神经。2009年度和2010年度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旺季长时间酷热天气的作用下国内市场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2010冷冻年度的出货量以高达4330万台的数值刷新了内销市场的产销记录。

进入2011冷冻年度之后,这种趋势依然在延续,由于旺季阶段零售暴涨使得渠道库存巨幅下降,从而使得当前的淡季出货量同比都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与此同时,伴随着国际市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快速复苏,中南美洲市场空调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空调制造业带来了一定的生产压力。据公开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空调产品的出口量达到了4200万台左右,同比增幅高达50%。而且,全球范围内新兴市场依然处在成长阶段,空白市场较多,规模突破的前景较好。

正是基于这种对市场的乐观预期,使得许多工厂在产能的扩展上,有着足够的信心。然而,工厂乐观的情绪与现如今渠道的判断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多为商家向笔者透露,内销市场上,由于淡旺季的差别太大,工厂的生产能力跟不上和市场出现的断货现象,只是结构性的紧缺,从整个产能状况来看,现有的产能已经使得内销市场处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状况。

另外,国际市场的发展并不值得太乐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直未减,国际经济的仍然处于敏感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的产能扩张,给后期的产能消化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成本节约与土地收益刺激基地建设

像空调这种大件产品,物流的成本一直较高,特别是随着最近几年内油价和人工费用 的大幅上升,物流的成本是只高难低。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内市场绝大多数品牌都在全国各个区域建立了完整的营销体系和渠道平台,市场的分布都很广。而各个区域市场销售的规模越来越大,旺季时期除了确实存在结构性的产能不足之外,物流跟不上也是旺季断货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市场能够实现大规模销售的工厂基本都集中在广东、青岛、浙江和上海,基本都是沿海区域。对华北、华中、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物流辐射半径太大。也因此,在华中和华北地区设立工厂能够有效解决物流和生产的瓶颈。

从成本节约的因素来看,各个工厂已经做到了极致,能够值得工厂再进行成本节约的环节已经不多,况且,原材料价格还在大幅上升,所以任何可以用来解决成本压缩的方法都会被采用。

开设生产基地尽管一次性投入的费用巨大,动辄就是数亿元甚至是数十亿元。但是开设生产基地带来的隐性收益颇多。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招商引资,一般都有非常优惠的财税政策;另外一个方面,从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来看,生产基地带来的投资收益都非常巨大。

在华中、华北和西南地区开设生产基地还可以解决一个近两年来一直在激化的矛盾,即用工荒。各个区域都在进行本地化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广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制造业集散中心。过去的两年内,许多工厂都备受用工荒的困扰,把生产基地外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压力。

庞大产能带来供求矛盾隐忧

如此庞大的产能意味着什么,2010年我国空调的出口量为4200万台,而内销市场的出货量在4300万台左右,内外销总和为8500万台。根据《JARN》杂志公布的2009年的全球产销量,即便是按照中国产销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峰值计算,2010年全球空调的产销规模则在1.2亿左右。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星球上仅中国的空调工厂在生产家用空调,也还有25%以上的产能富余。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明显的供求差距还是建立在2010年内外销市场都是以50%左右幅度增长的基础之上的。显而易见的是,想要在2011年继续保持2010年度这种巨幅增长的态势存在着太多的障碍。从阶段性的微观因素来看,产业政策对市场销售直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小,房地产市场给空调需求带来的新生空间也越来越小,而天气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量。从宏观格局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市场规模越大其对后期继续保持同样增长速度的制约也就越来越大。任何一个充分市场化的产业总会越大规模的瓶颈,不仅仅是内销市场是如此,外销市场同样是如此。

其实这么多年以来,国内空调市场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只是阶段性的爆发行情给库存的消化带来了机会,从现行的产业游戏规则来看,一定时期的较高库存能让商家充分抓住旺季行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尽管过去的供求矛盾存在但是是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只是,从2009年度和2010年度对历史库存的消化模式来看,其不可预测的风险太大,有必然的结构但同时也有非常好的运气。然而,好运气不可能一直眷顾我们空调产业,市场的发展更大程度上是由规律决定的。

令人担忧的是,按照当前各个工厂的排产进度,以及对渠道的压货趋势来看,如果2011年旺季阶段不能够消化足够的库存,将对2012年度乃至以后的两三年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产能的大幅扩张,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已经处于危险边缘的供求矛盾。规模化效益与规模化风险如影相随不可分割。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